罗利朝他抱拳。
过了不久,又有另外几位国子监的人来,带了伞,将众人接走。
叫云深学子想不通的是,宋问为何要与国子监比试。这又没有完全的把握。
第二日大早,等宋问来的时候,众人正要问她问题。
宋问摇摇头,示意他们安静。
随后,丁有铭领着工部的人进来,带了好几箱的东西。宋问让他们分发下去,一人桌上摆了一块。
众学子议论纷纷。
孟为翻看了一会儿,不解道:「这是什么?」
宋问道:「你可以理解为大型印章。」
孟为:「谁的印章?」
「四书五经的印章。」宋问道,「大学字少,不如就选大学。」
众生听她一点拨,顿时了悟,惊喜道:「聪慧!不愧是先生啊!」
梁仲彦:「若是像印章一样……那以后抄书岂不是很方便?」
「还可以吧。」宋问笑道,「只要把雕版刻好了,就是四书五经都印全,一天也可以做个百套。」
众生齐齐呼道:「百套?!」
孟为纵身一扑,将它宝贝似的抱在怀里。
这样东西的价值,众人心中已经有数。本该激动万分,不知为何都是一股说不出的情绪。
「怎么刻呢?」宋问抽出一沓纸,示范道:「这是工部已经写好做标准的字样。拿着这张纸,对着贴上去。这字就是反的了。再用刻刀将多余的地方削去即刻。」
几人顿时有些犹豫,生怕坏了这东西:「这……我们能行吗?」
这怎么也得有点雕刻的功底吧?
宋问道:「就让你们过个瘾,参与一下。第一版字板,自然是由工匠来雕的。」
众生吁了口气,这就放心了。
宋问要教给他们的,是半成品的活字印刷术,胶泥制的雕版印刷术。
对他们如今的情况来讲,雕版印刷术更为适用。
其实时至大梁,依照大梁的经济发展水平,雕版印刷术应该已经被发明出来了才对。对比相近时期的唐朝,唐朝中后晚期,雕版印刷术已经应用的非常广泛了。
大梁如今国泰民安,与盛唐时期可有一比。
而用胶泥制的雕版印刷术,就是将来需要用到,改成活字的,也可以很方便。
宋问还是更希望将来,他们有人能自己提出这一点。胶泥算做给他们的一种提示。
基石或是肩膀,她都可以给。期待有朝一日,他们能自己前行。
「先生!」丁有铭指了指门口,「我父亲也来了。」
宋问起身:「丁郎中。」
丁郎中施礼。
两人走到门外无人的地方。
丁郎中问道:「宋先生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宋问道:「先刻了四书五经,然后注疏也刻一本。再是孝经,国语,五经算等。大中小经,各科考科目要用到的,都可以先刻出来。」
「好。您放心。工部上下,如今都在赶工。」丁郎中,「我问的是,宋先生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宋问一直没将印刷术公诸於世,是因为有些顾虑。
一是因为她没那么大影响力,怕会遭别有用心之人图谋占用,最终效果不如预期。开头遇到了磕绊,之后就很难顺通了。
二是因为她没那么多人力。雕刻书板需要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而烧制的窑炉,选用的书法,都是一个大问题。
这是必须由朝廷介入,才可以完成的大任。
丁郎中道:「各门各科,朝廷一共找了上千册书,届时一并送过去。您提的所有条件,我们都答应。除此之外,所有制书的成本,上报朝廷,由朝廷承担。可是,您没别的要求吗?」
宋问抬手道:「不必,如此即可。也算圆我,一生夙愿。」
丁郎中委婉道:「此事朝廷,能尽之事,皆会助力。」
宋问道:「承蒙天子之恩。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宋某自然不敢忘怀。」
丁郎中点头,朝她深深一拜。
两人寒暄两句,他先行离去。宋问回去课堂。
众人端坐在位置上等上,即没说话,也没动作,就等着宋问回来。
宋问看着这模样,有些惊讶道:「怎么,没兴趣?我以为你们对这个,会很喜欢才对。」
李洵道:「还是别浪费了,我们方才已经废了一块板。这东西,还是送回工部吧。」
孟为将自己的板举起来,上面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划痕,别说字了,连轮廓也看不出来。
宋问笑了笑,在前面坐下:「也可,不需放在心上。」
「这只是一项技术,重要的是,如何将这项技术应用开去。」宋问正色道,「先行者决定后来人。你们现在就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告诉我,你们想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