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怀着无穷的期望和动力,陷入了沉沉的梦乡。
——
中州。
教皇国的骑兵团兵败如山,没有补给,没有油料,特制的多功能全地形越野战斗摩托车成了废铁,所有战术布局的弱点全被中州政府军抓住。
失去了所有优势的骑兵团瞬间崩溃,王伯安连拔三个据点,一天之内就收复了三万平方公里的失地。
第二天,帝国本报的头版头条。
主标题:中州总督王伯安大破教皇国骑兵团。
副标题:三路齐进,剿灭敌军十余万!
又过了一天。
帝国本报头版头条。
主标题:帝国胜利在即!
副标题:罗州总督千里支援中州,英勇奋战,歼敌十余亿!
这份报纸刚一放出就停刊,报道记者被开除。
中午时帝国本报出了第二版,主标题变成了:帝国永世长存!荣光不朽!
副标题直接取消了,本报的社长只发了一篇短文道歉说报纸因临时工失误而推冲,临时工被开除,就当无事发生过了。
之后,帝国绝大多数媒体上,王伯安的名字都没有被提及,或者只用一两句话简单带过。
全文主内容在夸耀罗州、明州或许州总督如何千里支援,英勇善战,剿灭敌军,仿佛中州战役全是他们的功劳,和王伯安一点关系都没有。
媒体上吹得震天响,但王伯安知道,距离全歼敌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敌人遭此重创之后,不再进攻,而是收缩兵力,龟缩在重要城镇之中,闭门不出。
想要把这些钉子拔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偏偏帝国最高军部连续发电报命令他迅速剿灭敌军残部,稳定帝国后方,再逐步恢复泽州失土,从侧面威慑教皇国的主力部队。
这与王伯安围困据点,把他们饿死在里面的战略不符。
他多次申述,试图向最高军部讲明战局,陈述强攻的困难,但都只遭到了严厉的呵斥。
他向最高长老会求助,但长老会冲冲没有回应。
他们专注於更重要的问题,没有时间理会他。
当前,帝国的主力军团正在泽州的新登堡和金索河地区与教皇国的主力激战。
双方的战役规模已达到历史之最,但是,这仍只是帝国正在进行的三场战争中的一场。
在黑水河畔,为争夺基尔库克油田的战争也在进行,边疆大吏山心武取得了一点微弱的优势,索布王国内部不稳,前线军心动摇,正在逐渐陷入颓势,但距离取胜还有遥远的距离。
而在远北地区,为争夺巴伊大运河的复仇之战, 更是旷日持久,帝国的陆军元帅尚连山坐镇前线,亲自督战,双方高墙壁垒,战争还将长久地继续下去。
中州的战争,只是这三场战争中一场的缩影。
一个中等规模的战役。
在他们眼里根本不重要,即便战败,后面就是帝国腹地,四面八方都是帝国重镇,不过50万轻装甲部队,没有后援,没有接应,又能打到那里去?
地方军队死多少都无所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能减轻帝国的压力。
只要泽州战役能取胜,后方敌军根本就是瓮中之鳖。
但是,虽然印足了钞票,但帝国内物资却开始匮乏,帝国国政厅和帝国商务部虽然全力管控,但物价依然不可抑止地上涨。
帝国国相由长老徐成国兼任,他深知一旦物价涨到一定程度,就肯定会出现囤积居奇的现象。
而囤积居奇反过来也会极大的推动物价上涨,形成恶性循环直到市场崩溃。
高昂的物价会极大地影响帝国的稳定,动摇帝国统治的基石。
这就像人身体中的恶性肿瘤,越虚弱它就越有可能出现,越出现人就越虚弱。
所以,帝国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物资的生产和调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