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相信了丁云所言的周景王,很快便兴奋的回去拟定诏书了,最终他的诏书是跟被丁云放回去的,楚王嫡长子以及一众贵族嫡长子一起离开洛阳的。当诏书被送到各诸侯王手里时。楚国遭遇也已然传遍天下。楚王和楚国国都的大贵族们,用铁一般的事实向全天下的人证明了,先前种种传言不虚以及周王室军队的强大。更向大家展示了一种新打法,那就是不攻城略地,直接把敌国老巢端了。这谁扛得住啊?别说各个国家的诸侯王懵的不得了了,那些以礼乐崩坏为由行走天下,寻求晋升机会和宣扬学说的人也都懵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学术根基就是在於周王室衰败,礼乐崩坏,现在周王室突然来了场诈屍一般的崛起复苏,搞得他们都有些不知道是该继续宣扬礼乐崩坏,帮助其他诸侯国对付如今崛起的周王室,还是去帮周王室恢复礼乐了。实在是太让人矛盾了。但不管怎么说,周王室突然变强大了这一点,还是迅速深入人心,大量商人重新汇聚於洛阳,很多学派,不管是支持周王室复兴的学派,还是不支持周王室复兴的学派,都有派人过来学习。各大诸侯国也没少派人交洽。就是譬如说他们国君年纪大了,或者病了,能不能派个公子过来朝贡,本身国君很年轻的,则是派人来问能不能派个兄弟过来,他们都不太敢亲自来。生怕周王室借着强大回头翻脸。想要一网打尽啥的。不过既然是为了立威,丁云显然不可能妥协,所以对於他们提的要求那是全部统一拒绝了,并再次下了诏书,严令要求诸侯必须亲自来,如果不能亲自来,身体不行,就传位给自己的长子。绝对不允许只派公子过来朝见。……齐国国都,临淄,稷下学宫。自周景王诏书下达那日起,稷下学宫内部便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讨论度,各大学派,乃至於学派内部的弟子,都在争论此事的影响以及周王室缘何强大。最近稷下学宫这边,更是因为齐王也有些纠结犹豫,不知如何应对诏书的原因,开始了一场所有学派的大辩论。议题在於齐王要不要应诏。以及周王室复兴之由。各大学派争的那叫一个激烈啊。有的学派认为,各大诸侯能够成为诸侯的根源,就是在於接受了周天子的册封,这是各大诸侯的法理根基所在。所以接受诏书,前往朝贡。本就合情合理,何须讨论?有的学派认为这世上就没有万世不移的道理,当年周天子虽然册封了很多诸侯,但是周天子册封的那些土地,根本就不在周天子的实际统治范围之内。各大诸侯国能有如今的疆域,靠的完全是各大诸侯几代,甚至於十几代人的努力开拓,与周天子并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如今周景王的所作所为分明就是挟恩以报,以及挟武力而威逼诸侯。而且周天子早在三家分晋,承认瓜分晋国的那三个国家的合法性之后,就违背了当初诺言,自己破坏了自己当初定下的礼法制度,属於自作孽不可活。所以绝对不应该受威胁去朝贡。还有的学派则是认为,如果周天子继续以实力威慑天下,制止各大诸侯间互相征伐,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这么一来,可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了。当然了,更多的学派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最好还是选择朝贡,毕竟万一真的被如同楚国那般俘虏的话,不说会不会有生命危险以及巨额赎人费,光是被俘虏过一回,他们在国内的威严就得丧失大半。到时候如何服众嘛!这是稷下学宫的第一个议题,虽然争论颇多,但最终还是讨论出了结果。第二个议题,周天子复兴之由。那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因为各大学派别说说服对方了,就连说服自己内部都很困难,有人说是因为仁义,有人说是因为天命,有人说是因为重视工匠技艺,也有人说是巫蛊。甚至还有人说是因为富裕。但不管哪种说法,众人都觉得太过於片面,难以服众,而且不管哪一种说法,恐怕都难以彻底说清楚,周国那些士兵为何那么厉害,为何能力大无穷。 乃至於刀枪不入啥的。最后的最后,反倒只有本来就说不清楚,也难以明确证明的天命之说,祖宗庇佑以及和巫蛊之说占据讨论上风。而其中最惹人注目,也最让大家觉得可信度比较高的两个大胆猜测,分别是希云夫人以及周穆王与西王母一说。有关於希云夫人的猜测是在於,大家怀疑周景王的母亲希云夫人,传承了宋国源自於殷商的上古巫术,兴许能够召唤巫鬼进入那些士兵体内,从而使得那些士兵拥有堪比於鬼神一般的能力。毕竟殷商就一直挺重视鬼神的。宋国也是如此,重巫重祭。如果说希云夫人在宋国亡国之后不惜动用禁术,甚至於出卖自己灵魂给巫鬼啥的换取力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关於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猜测主要是在於,怀疑周穆王死后确实去了西王母之国,并且与西王母在一起了,周景王兴许是通过太庙,乃至於九鼎之类的不知名手段联系上了周穆王,从周穆王那边借了西王母之国的士兵过来帮忙。说不定洛阳那边新出现的各种新工艺,新技巧,也是来源於西王母之国。这猜测连玻璃来源都说清楚了。不得不说,稷下学宫这些个文化人的脑洞是真大,既敢想,又敢说,最关键的是这些个猜测,也是真有人信啊。随着稷下学宫讨论结束,他们的这些个猜想迅速传遍了整个齐国,并且通过齐国的渠道传遍了天下,给周王室一脉再次加了一重颇具玄幻神奇的色彩。某些贵族甚至还真信了这些。然后直接放弃了继续探究根源。另外就是,更多的诸侯开始逐渐考虑放弃挣扎,先完成这一次朝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