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2)

赠你一夜星空 皎皎 3356 字 5个月前

第101章

出现在萤幕上的陈医生大约超过五十岁,她面目柔和,说话不徐不疾,得知周宏杰去世后,她有些悲痛,却不显得太意外。

「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啊……」看完他电脑上的留言后,她这么说,「……他的抑郁症病史至少有十五年,我大概是十四年前认识他的。」

「他有一个相当不幸的童年……」陈医生叙述了周宏杰的履历,「他父母火灾去世后,他被寄养在亲戚家长大,寄人篱下的日子当然不算好过。当然他还算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他说服自己说,父母去世一起小概率事件,是他父母运气不好,谁也无法预测,无法估计,无法避免。靠着这种信念他长大成人,可问题是,他长大后才发现,造成父母死亡的意外事故的根源是建筑师的设计问题,而且,大厦的建筑师是自己学生的家长。」

说到这里,陈医生停了停,蒋园趁机补充道:「他曾经有过一段恋情,女友是建筑师,他就是从她嘴里得知南滨大厦的建筑问题的。」

「周宏杰无法接受害死父母的人过得那么舒心。他写了检举信,但石沉大海。他想过动用法律,但司法系统从来都是低效的……他没办法通过合法管道让潘昱民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有一个选择,动用私刑。

「这个过程就像酿酒。成长过程中,他通过自我安慰化解了自己所受的苦难,而真相就像藏酒开窖,多年酝酿的喷涌出的痛苦和仇恨会就像火一样燃烧起来,所谓的海格力斯效应,『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潘昱民害死了自己的父母,自己杀死他儿子,很合理。

「他抑制不住自己复仇的欲望,又不想牵连到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潘越的死看上去是自杀。首先,他引导潘越翻译了那首英文诗——他是语文老师,潘越对他信任有加,这不难做到;其次,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毕竟一个心情愉快的人不会想到自杀的。幸运之处他是老师,还是潘越十分信任的老师,潘越时不时会和他沟通一些情况,因此他知道潘越的家庭情况糟糕到了极点,再加上他对一位女生告白失败,这两件事给了他相当好的时机和操作空间。

「在潘越告白失败后的几天,他用老师的名义让潘越到楼顶等待那个女生,周宏杰则在办公室里度过了此生最长的四十分钟,最后他下定决心,上到楼顶准备动手。和潘越见面后,他坐到楼顶的栏杆上,并且让潘越也坐上去。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形成模范效应,潘越毫无戒心,和周宏杰并肩坐在栏杆上。

「他告诉我,那是一个完美的时机。充足的自杀动机,足够高的教学楼,空无一人的操场,距离两人最近的建筑物就是一百多米远的高中部教学楼,基本不可能有目击证人。他一伸手就能把潘越从楼上推下去。」

陈医生说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反社会的人,当某个人真的决定结束其他人生命的那一刹那是很难下决定的——尤其是他采取的办法是急性的,我称为『可以收手』的那种。在准备下手时,潘越回过头,两人目光对上,周宏杰告诉我,他就像被看透了一样——潘越几乎是一瞬间就意识到老师想杀他。」

会议室的众人下意识屏住呼吸。

郗羽想,在那一瞬间,两人的心理变化足可以再写一整本《尤利西斯》了。

「周宏杰被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看透,他知道自己下不了手了。潘越问他为什么,周巨集杰激烈的感情需要一个出口——在此之前,他从未和任何人谈起自己父母的死因。他冷冷地告诉潘越,他的父亲害死了自己的父母,随后离开了楼顶。」

说到这里,警官不可思议的反问:「他离开了屋顶,没把人推下去?」

「他的确是这么告诉我的。」

员警提出不同意见:「但他告诉你的未必是事实,也许他把潘越推下楼,再告诉你他没有动手。」

「我不觉得他有犯罪行为,」陈医生很温和地说,「我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告诉我,他说的是事实。他的心理非常典型,孩童时期的不幸遭遇让他积累了大量压力和焦虑,社会的不公平又让他仇恨社会,但长期以来接受的教育又扭转了他部分偏激的思维——尤其是大学教育对他来说很关键,这导致他准备在潘越身上释放压力最终却无法真正付诸实践。」

「就算是这样。他有预谋,有杀人动机,他的举动依然是犯罪,只不过是谋杀未遂。心理谘询的保密原则里不包含为犯罪行为保密。」

「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如果仅仅以某个人的想法来定罪,那我估计监狱里早就人满为患。实际上,我这些年接触到了成百上千有心理问题的人,他们要嘛想伤害自己要嘛想伤害别人,有很多人在挣扎中举起了屠刀,但最后都没有真正动手人,他们或许谈不上是人们印象中的那种好人,我们可以从道德上批判他。但没有犯罪就是没有犯罪。」

员警不再说话,似乎是认可了这个解释。

「他怀着对自己的愤怒和失望回到教师办公室,等着自己的结局。在他的设想中,潘越会投诉他、报警。他谋杀未遂,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至少他老师的这份工作保不住了。

「可几分钟后,他接到了其他老师打来的电话,告诉他潘越坠楼身亡。他及时收手,但潘越依然如同他的计画坠楼。他告诉我说,当时他大脑一片空白,有些震惊,有些惶恐,还松了口气。他不希望员警怀疑自己,於是按照既定计划上楼,在潘越的书包里找出他的素材本,撕掉了潘越翻译的那首英文诗放在他的书包上,他清理了鞋印,藏好素材本下楼的。如他所料,员警完全没有怀疑他,甚至连疑问都没有,很快这起案件以自杀结案。

「他事后分析,潘越坠楼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潘越不小心失足坠楼,因为他离开楼顶时潘越还坐在栏杆上;第二种可能性是潘越的确深受刺激,跳楼自杀;第三种可能是两者都有,因为沮丧和失落,导致他不小心坠楼。周宏杰说,潘越是个很敏锐的孩子,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最低谷。破碎的家庭,充满谎言的父母,喜欢的女孩子拒绝自己,被同学们嘲笑,父亲是杀害老师父母的凶手,老师想要杀害自己……这一系列事情对这个小男孩的打击未免太大,所以他不慎坠楼。

「仇恨物件的儿子死了,他发热的大脑冷静下来,良知、道德、正义、责任这些情绪回到他失控的大脑里。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他意识到,谋杀计画是如此的荒唐可笑,夺走仇人儿子的生命不会让他快乐。

「全校所有人的关注点在被潘越告白的那个女孩子身上,那个女孩子承受许许多多的指责,精神几乎崩溃。让学生承担老师的过失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但他没有自首的勇气。愧疚心理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跟事情的大小成正比,可他面临的事情和人命相关?潘越坠楼案带来了深远的影像,接下来的所有时间里,他都沉浸在如湖水一样的内疚感中。

「他焦虑、紧张、恐惧、忧愁,再加上原生家庭的不幸,他毫不意外地得了抑郁症——这些年我治疗过许多抑郁症患者,他算得上比较有特点的一个。他想过寻死,但他有理性尚存,能控制自己的抑郁症,不至於达到那种『死比活好』的程度。他毕业於着名师范大学,在学校里受过心理学教育,有一定自我治疗的能力,他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於是找到了我。我给他开了三四年药后,他终於告诉我前面提到的事。

「……他的抑郁症多次反复。曾经有两三次他的抑郁症有好转的迹象,中间断断续续停药了五六年时间。直到最近他又来找我。

「两周前,他来找我要求开药,在此之前他已经三年没走进我的办公室了,我以为他的抑郁症已经好转了。我问他为什么要再次吃药,他说,他的学生,就是那个受到牵连的女生回到了南都二中,她现在依然因为潘越坠楼无法释怀。周宏杰说,既然无辜的学生都无法释怀,他这个始作俑者怎么能无忧无虑活下去?他的愧疚感也因为那名女生再次回归。

「你们知道,抑郁症的药只能一周开一次。一周前他来见我,这一次他看上去比之前更焦虑。他说,那名女生和她的教授在重新调查潘越坠楼一案。我告诉他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他确实没有动手杀人。我的安慰对他来说可能没用——这些年我们交谈太多,他对我的方法很熟悉。对他这样的病人我很无奈,要知道,心理医生并不是万能的,战胜抑郁症的主要力量还是来自自己反复的思考和行动。我不知道他能否听进去我的话。

「……他拿着药走了,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这些年他在我有好几次露出过自杀的念头,但最后都凭着自己的意志力克服了。这一次,大概确实不太好过。」

陈医生最后说:「……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事实了。」

陈医生的访谈视频播完,会议室再一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思索陈医生的话。

「真可怕啊,」蒋园慢悠悠开口:「真可怕啊。程茵真可怕。」

众人的目光落到她身上。

蒋园说:「想想看,如果没有我偷拍到的视频,周巨集杰电脑上的遗言,再加上心理医生的证词,警方会百分百认周宏杰是自杀的——就算找不到毒鼠强的来源你们也会这么下结论。更何况这起案子不会引起任何的质疑,周宏杰绝对是所有员警最喜欢的那种受害人,他一个直系亲属都没有——养父养母也去世了,亲戚朋友也不多,自然也不会有人会因为他的去世来找警方扯皮。」

王文海不语——蒋园说得没错,当刑警的人大都有这样的共识:工作中最难的事情不是面对受害人,而是面对受害人的亲属。周宏杰没有直系亲属,确实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王文海把积累的疑问对准了季时峻。

「季教授,你的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