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幕后大佬
杰夫-罗宾诺夫,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即使亲眼看见,稍稍不注意也可能错过。
就好像此时。
带着一个憨厚含蓄的笑容,就好像文文弱弱的书生一般,明明身材魁梧肌肉满满,身体力量带来视觉冲击的压迫,却没有存在感,完全就是助理或者打手,视线一瞥,可能也就轻易错了过去。
但事实上,他却是华纳兄弟的实权人物,电影部门的最高主管,在他的上面就是首席执行官巴里-梅耶(Barry-Meyer),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角色。
而且,和那身肌肉不符,杰夫是彻头彻尾电影出身的学院派,他不是制片出身、也不是导演出身,他是经济学金融学出身的,却是一名狂热的电影爱好者,这让他具备了专业的管理知识、理性的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电影底蕴,恰到好处地做出正确选择。
当然,现在是2000年,杰夫才刚刚接管电影部门不久,华纳兄弟野心勃勃地想要称雄好莱坞,现在就将重任放在杰夫身上,但暂时无从得知他的能力——
一切,才刚刚开始。
然而从2023年的角度回首,杰夫确实华纳兄弟整整二十年兴衰的关键,他的数次重要决策让华纳兄弟称雄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他的辞职离开则成为华纳兄弟陷入困境的转折。
在2000年前后,各大电影制片公司尝试学习欧洲的电影制作制度:
锁定导演。
也就是说,他们相信导演是电影的灵魂,锁定具有潜力的导演,围绕导演打造项目,并且给予导演足够的自由。
这是从八十年代制片人制度转向导演核心的一次演变;后来,漫画超级电影全面崛起让电影公司掌控主动权之后,又再次从导演核心转回制片人制度。
杰夫,就是导演核心制度的推崇者。
本-阿弗莱克,作为演员,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但作为导演,却风生水起,站在背后的就是这个光头。
2010年,演员事业低谷的本-阿弗莱克尝试转向导演,杰夫力排众议,支持他拍摄“城中大盗”转向导演;后来预算超支,华纳兄弟拒绝继续增加成本,还是杰夫,给了本救命的一百万美元,这才有了本-阿弗莱克的导演之路。
后来的“逃离德黑兰”,华纳兄弟的高层几乎集体反对将项目交给本,还是杰夫一个人力挽狂澜,一意孤行地将项目交到本的手中,於是,这成就了“逃离德黑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
如果说,在本-阿弗莱克赢得杰夫支持之前,他已经在业内打滚十几年,底蕴不俗,也是一个腕儿;那么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崛起就百分之百是杰夫的功劳。
2000年拍摄完“记忆碎片”之后,克里斯托弗在业内收获不少好评,但他终究只是一个拍摄了两部小成本电影的独立导演,没有资历、没有人脉、没有更多自我证明。
可是,杰夫顶住巨大压力,不仅将“蝙蝠侠前传”三部曲打包签约会给了当时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克里斯托弗;而且还当家作主地给了克里斯托弗五部作品的协议——
这份协议保证,克里斯托弗能够在“蝙蝠侠前传”三部曲之外,拥有两部作品的创作自由,由他来创作自己想要拍摄的剧本和项目,即使项目再荒谬、再不可思议,杰夫还是将作品的决定权和控制权放手给克里斯托弗——
杰夫遵守了自己的约定。
於是,“致命魔术”和“盗梦空间”诞生了。
自那时候开始,克里斯托弗就和华纳兄弟整整合作了二十二年,一直到2022年,华纳兄弟转向制片人核心制度,杰夫也已经离职,他们的所有心力全部放在开发DC宇宙之上,克里斯托弗这才首次离开华纳兄弟。
“奥本海默”,克里斯托弗和环球影业合作。
正是在杰夫的坚持下,华纳兄弟和一批优秀而稳定的导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除了上述两位之外,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