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微妙触感
一般来说,虔诚的天主教徒为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常常使用自己父母、祖父祖母为孩子命名代表一种纪念、一种景仰、一种传承;又或者是用父亲的名字为儿子命名,这往往代表血脉和精神的传承。
越是富有底蕴的家族也是经常这样做,
以至於后来许多普通家庭,期许自己的家族能够壮大,也学习这种方式,将同一个名字继承下去。
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名字,“senior”代表年长,也就是父亲;“Junior”代表年少,也就是儿子。更进一步,还有一世、二世、三世则代表一门三代,从祖父到父亲再到儿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称呼儿子,往往不会称呼名字——因为那也是他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地,他会称呼“Junior”。
参考背景的话,这种称呼就带有一种纯天然的血脉联系,自然而然地在父亲和儿子之间建立一座桥梁。
克里斯托弗-沃肯,单纯从年龄来说,今年五十九岁,他已经可以做安森的祖父,两位演员却必须在电影里搭档父子,略显违和;但史蒂文的选角也是经过考量的。
就目前而言,好莱坞的老年妆技术已经不算成熟,电脑特效也没有发展到能够改变年龄的程度,老年妆往往显得怪异;而老弗兰克经历连续生意失败的打击,确实容易苍老,再考虑到拍摄的时间跨度,选择克里斯托弗扮演老弗兰克也就合理了。
毕竟,化年轻一些比化老年妆要容易且逼真多了。
而现在,克里斯托弗恰到好处地利用拍摄现场的气氛,只用了一个称呼,就悄无声息地进入状态——
“嘿,小弗兰克(Junior),生日快乐。”
不愧是传统学院派出身,以至於安森也有些恍惚,仿佛真的听到父亲呼唤自己一般。
安森微微一愣,笑容爬上嘴角,“谢谢。所以准备好吃早餐了吗?”
这不是台词,但显然也不是安森——
而是发生在阿巴内尔父子之间的对话,甚至脱离剧本的框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日常。
原来,这就是方法派表演。
当演员百分之百理解角色进入角色沉浸角色的时候,角色的棱角和色彩在身体里渐渐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不需要剧本也能够自然而然地做出反应——
自然而真实。
在这一刻,演员不需要思考“我应该做什么表情”、“我应该如何行动”、“这里的情感应该是什么”、“台词说错了怎么办”,因为表演痕迹被彻底抛弃,一举一动都演变为角色自己的动作,浑然天成。
於是,表情、动作、语言、状态,就这样自然流露出来。
演员和角色,彻底融为一体,真假难辨。
隐隐约约地,安森进入这样一种状态,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好像是自己在行动又好像不是自己,从台词到动作的整个表演状态都变得流畅起来。
非常有趣。
啪。
大厅传来关门声,但格外短促,转眼就平复下来,然后厨房里滋滋的声响宛若淅淅小雨一般再次占据整个空间,反而让屋子显得越发静谧起来。
往前走两步,看着屋子里满满当当堆放的箱子,搬家已经完成但行李却没有拆开,老弗兰克有些愣神,愣愣地站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没有想法。
“嘿,爸。”
厨房里传来小弗兰克的呼唤,老弗兰克下意识地转身望了过去,但视线焦点根本没有凝聚起来,只是瞥了一眼就再次看向屋子里无处安放的箱子。
“你母亲呢?”
厨房里,小弗兰克正在做煎饼,将面糊糊铺在平底锅上,即使听到父亲的话语也没有停下动作,仔细地将煎饼摊平。
“我不知道。”
一个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