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校园事件(2 / 2)

1999年四月二十日,位於科罗拉多州丹佛郊区的科伦拜中学发生校园枪击事件。

两名青少年学生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校园之内,在引爆炸弹未果之后,持枪扫射,枪杀了十二名学生和一名教师,并且造成另外二十五人受伤,最后两个人自杀身亡。

这起事件被视为北美历史上最血腥最暴力的校园枪击案,一直到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事件爆发为止。

事件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恐慌,全面引发人们对社会边缘人、校园暴力、青少年抑郁、暴力电影暴力游戏、宗教信仰等等诸多议题的种种关注。

一直到2002年,围绕事件的讨论依旧没有平息。

准确来说,就在不久之前,一部名为“科伦拜校园事件”的纪录片登上戛纳电影节,再次引发全面关注,电影拿下五十五周年纪念奖之后也登陆北美展开全面公映。

关於暴力、关於生命的探讨,永远都不应该被忽略。

等等,科伦拜中学、格斯-范-桑特?

关键词碰撞在一起,安森一下就想到了一部电影——

第五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得主“大象”。

“大象”是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又是格斯对电影语言的一次探索,电影以一种伪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一所普通中学的一段日常,再普通再简单再风平浪静不过的一段日常,然后在电影的最后二十分锺里用枪支暴力蛮横地把一切摧毁。

电影里,格斯的导演视角是冷静的乃至於抽离的,他没有站在任何角度进行剖析或者表态或者谴责,以一种近乎冷血的姿态呈现平静底下的暗潮汹涌,却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压抑、躁动、疯狂展现得淋漓尽致,制造出一种不寒而栗的冲击力。

前半部分,格斯用琐碎而细腻的白描手法塑造出一个个普通而鲜活的学生形象,把他们当作人看待;结尾部分,格斯再用蛮不讲理的姿态把所有人碾压粉碎,冰冷残酷地不把人当人看,这样的反差和冲击将影像里流动的残忍和血腥完美展现。

毫无疑问的一部杰作。

人们对格斯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不羁的天空”里的孤独和茫然、“心灵捕手”的温柔和励志,然而格斯却轻描淡写地抛出一部“大象”,彻底颠覆一切想象。

可是,如果安森没有记错的话,格斯拍摄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全业余班底,电影里出现的全部角色都不是演员,就是普通学生而已——

否则,格斯需要的话,马特-达蒙或者阿弗莱克兄弟都是一句话的事情,他根本不需要担心演员的问题。

更不需要达伦的帮忙了。

难道安森猜错了,达伦正在讨论的项目不是“大象”?

安森没有着急跳入结论,保持耐心,顺着达伦的话语往下说,“当然,所以格斯是准备拍摄一部关於科伦拜的电影吗?”

达伦也没有再继续卖关子,直接切入主题。

“对。”

所以,的确是“大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