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纳举起右手伸出去,打直手臂,摊开手掌翻了一个手花,然后还故意朝着前方眨眨眼。
安森差点就笑喷,好不容易勉强控制住了自己,“你这不是后街男孩,而是辣妹组合吧?”
噗。
迈尔斯一下没有忍住,也笑喷了。
莉莉更是从椅子上翻下去,“康纳,你在看哪里?你没事吧,眼睛抽筋吗?哦,上帝,还好没有伱涂口红。”
爆笑归爆笑,但安森确实碰撞出不一样的灵感火花。
“八月三十一日,这个名字怎么样?”
笑声过后,视线重新聚集在安森身上。
莉莉问,“这一天,有什么意义吗?”
安森摊开双手,“没有特别意义。八月的最后一天。这就是全部了。”
“八月三十一日”,八月的最后一天,意味着暑假的结束意味着新学期的开始,同时也是夏天的尾巴,他们抓住青春的余晖,在最后一次机会里放手一搏,纵容自己最后一次为梦想全力狂奔的任性。
没有意义,那是因为安森不想赋予它任何意义,正如同夏天、梦想和青春在每个人心目里生活里都有不同的形状一般,乐队名字也一样留下想象空间;但是,对於每一位听众来说,自然拥有特别的意义。
迈尔斯,“我投赞同票。”
康纳,“我没意见。”
莉莉,“说来有些意外,我喜欢。”
意见,就这样达成共识——
乐队名,有了。
专辑概念,有了。
曲目列表,有了。
贯穿始终的曲目编排以及创意核心,同样也有了。
於是,他们返回录音室——
整个创作和录音重新顺畅起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持续井喷。
然而。
有时候,灵感太多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不同想法的碰撞、不同专业不同视角不同色彩互相试图寻找到一个融合点,有时候是令人愉快的,有时候则不。
今天,才推开录音室大门,工作间里的剑拔弩张气氛就扑面而来。
达斯汀-索恩,当初亲自前来说服安森签约华纳唱片的音乐制作人,亲自担任八月三十一日的专辑制作人。
正如承诺那样,达斯汀希望尽可能保持乐队的色彩,这就是他们签约乐队的根本原因,但实际操作的专业层面上,达斯汀和乐队成员还是产生诸多分歧——
没有掺杂个人感情,纯粹就事论事的专业探讨。
特别是迈尔斯。
有点,意外。
平时一贯好好先生的迈尔斯,他是古典音乐出身,专业知识绝对不逊色达斯汀,两个人的风格与色彩又鲜明又差异,你来我往的碰撞总是能够看到火花。
这不,一大早的录音就从两个人的针锋相对开始。
安森,止步。
端着咖啡,满脸乖巧地站在门口,刚刚还担心自己睡过头录音冲到,现在看来冲到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避免被眼前的火花招惹到才是当务之急。
门口沙发上,一个脸颊圆圆、约莫二十岁出头的小胖子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因为眼前的争吵而挺直腰杆,满脸不知所措,那尴尬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可怜:
想要逃跑却好像错过逃跑时机的样子。
眼睛里写满了无辜。
正好,安森和胖子注意到彼此,两个人交换一个眼神。
安森一愣,“他们没有在吵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