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呢,视角往内,没有聚焦人类命运以及科技发展,而是聚焦在个体上,思考个体的命运——
你是否后悔过?你是否曾经想要改变一个过去的错误?如果当初没有说那句话、当初做出另外一个选择,人生是否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样的想法,恐怕每个人都至少在某个时刻想过一次。
安森,也不例外。
事实上,不止一次。
前世,在父亲消失之后的日日夜夜,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时刻,他瞪着眼睛看向天花板,就忍不住这样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对於时光机器总是格外执着。
而“蝴蝶效应”里,埃文拥有这样的机会并且这样做了,那些情感的反覆与拉扯、那些经历的冲击与折磨,不止是悔恨而已,往往是一种错杂而复杂的滋味。
安森现在依旧记得,热情影迷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解读这部电影,其中一个讨论聚焦在埃文的动机上:
如果埃文真的如此疯狂地喜欢那个女孩,不惜一切地一次又一次通过记事本回到过去,甚至不惜粉身碎骨,那么这些年他始终不曾找过那个女孩,并且看起来也拥有幸福的情感关系。
安森想,也许那就是一个执念。
如果没有机会改变过去,那段情感没有实现的可能,那么就保持距离、默默祝福,保留年少时光的那一份美好,定格在初恋的青涩与纯真之上。
但拥有机会之后就忍不住把那份美好和潜在的幸福可能放大,仿佛那就是自己拥有理想生活的全部可能,於是飞蛾扑火般的孤注一掷,最后演变为一种执念。
所谓执念,往往是没有理由的,至少表面看来没有理由,真正的因果关系隐藏在内里;却成为一个人行为的准则,并且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理智。
就好像“蝴蝶效应”一样,不管不顾地走火入魔。
也许,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於,电影没有能够呈现这样的情感脉络,也没有能够呈现角色的心理挣扎。
一方面,是因为导演必须把精力放在叙事节奏上。
毕竟电影依旧是瞄准票房的商业作品,电影本身的思考与探讨已经富有哲学意味,不能再冒着赶跑观众的风险继续牺牲节奏,所以导演把真正的思考空间全部放在了电影结尾上。
自然而然地,给予角色情感弧光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则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
在这样一个专注於蝴蝶效应并且落脚於人类自身对悲剧、对命运、对生命思考的故事里,如果演员没有能够理解这份复杂和悲怆,自然而然就无法在镜头面前的有限空间里通过表演赋予层次。
其实,“蝴蝶效应”这个角色的偏执,让安森想到奥斯卡多项提名作品“血色将至”里丹尼尔-戴-刘易斯扮演的那个被贪婪被欲望蒙蔽双眼以至於走火入魔的角色,深入挖掘的话,他的灵魂是复杂而多样的,可以展现一个普通人最后演变为魔鬼的模样。
区别在於,“血色将至”里的魔鬼双手沾满了血腥,“蝴蝶效应”里的魔鬼则最后将利刃瞄准了自己。
可惜,这部电影没有能够像“血色将至”一样让角色闪闪发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