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两种姿态(1 / 2)

第686章 两种姿态

赞誉,还是赞誉。

“洛杉矶时报”、“视与听”两家权威媒体的观点一举奠定“猫鼠游戏”的媒体口碑,但这就是全部了吗?

又一次地,好评刷榜?

显然并非如此。

影评人和类型电影之间先天性地存在分歧,影评人们希望电影在娱乐之外能够具备更多艺术发展空间,类型电影则希望抛弃艺术层面的考量尽可能接近普罗大众的喜好,这导致二者之间常常背道而驰。

正是因为如此,类型电影想要赢得影评人众口一致的称赞,绝非易事。

“猫鼠游戏”也是一样。

“滚石”,五十分,“毫无疑问,电影拥有一个出色的开篇,但一百四十分锺的长度彻底毁掉电影的轻盈,越到后面就越显得笨拙,最后暴露情感层面的廉价认同。也许,安森-伍德是唯一一个让一百四十分锺不会那么煎熬的亮点,一场纯粹的安森-伍德个人魅力展示时装秀。”

“村之声”,六十分,“精良制作,值得观看;但遗憾的是,电影缺少一点更进一步并且具备个性姿态的元素:一点爵士精神。”

“今日美国”,六十分,“我不介意欣赏一场两个小时的安森-伍德时装秀,因为这个年轻人确实赏心悦目;但故事讲述到最后又又又是一个男孩缺少父爱的故事:嘿,史蒂文,这一集我们看过了。”

“巴尔的摩太阳报”,六十分,“斯皮尔伯格试图重新呈现六十七十年代的复古摩登感,不止是一个犯罪人物的传记而已,更像是对一个时代的回望和观察,但遗憾的是,电影还是缺少了一点气质和态度。

安森-伍德,不确定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他很英俊也很帅气,但他太现代了,并没有六十年代的质感;然而同时,他的表演成为这部电影避免滑向恶俗偶像剧的最大亮点,甚至让汤姆-汉克斯显得笨拙。

所以,我不确定。”

批评,一样直接一样犀利,完全不逊色於赞誉的声音。

然而,这就是全部了。

说的是评论内容,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在“那一点点化学反应”,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电影本身并没有什么严厉的指责;同时说的也是评论数量,四个,全部都是中评,这就是全部了。

没有差评。

继“蜘蛛侠”之后,安森主演的类型电影再次赢得如此待遇,尽管存在批评和意见,但没有严厉的差评。

在“猫鼠游戏”首批媒体评论里,出现四个中评的同时,保持零差评,即使再努力翻找也没有更多批评。

侧面也能够看出电影的媒体综评待遇——

好评。好评。还是好评。

一片愕然。

尽管人们预测过想象过这一幕,但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清一色好评强势刷屏的时候,还是不由张大嘴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安森-伍德,再次带来一部赢得影评人掌声的作品!

“芝加哥太阳报”,来自传奇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