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后发制人(1 / 2)

第1152章 后发制人

罗杰-艾伯特喜欢这样的夜晚,一部电影、一些小食、一些悠闲放松的时间,只有他和他的思绪独处。电影,宛若一座桥梁,在他和记忆之间完成联合,同时也在他和生活之间激起涟漪。

在这个时刻里,观看电影是一项工作,却不仅仅只是工作,同时还是一次回眸自己思考人生的机会。

罗杰自己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观看“蝴蝶效应”之后,他居然会想起“一一”,两部截然不同并且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的电影,却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在他的大脑里交汇。

“当然,我不是说‘蝴蝶效应’能够和‘一一’相提并论的意思,只是两部电影在不同风格之中触碰到相似的语境:

解构生活的本质。

区别在於,一个是饱经沧桑的中年人,一个则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不同,却相似。

正如同生命本身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却没有正确答案。

站在‘一一’身后的,是一位导演大师,他用自己的技巧和智慧赋予电影胶卷生命力;而站在‘蝴蝶效应’身后的,则是一位演员。

安森-伍德。

他的存在不仅是整部电影的内核和重心,同时也是电影持续延展持续发酵的动力源泉。

在这样一个戏剧张力拥有压倒性力量的剧本里,情绪是简单且直接的,没有发酵空间,在连续转折和海量信息之间持续翻天覆地,演员难以抓住重心把角色自身的层次和复杂呈现出来,对任何人都是一项艰巨任务。

然而,安森做到了。

毫无疑问,安森对角色和剧情有着深刻而全面的了解,他对表演建立的架构清晰而完整,确保他的每一次登场都能够抓住重点,并且展示自己在时间洪流里的位置,将观众卷入这个年轻人的世界里。

准确到位的情绪、清晰明确的架构以及丰富多样的层次,确保在戏剧漩涡里依旧能够看到角色的棱角以及色彩,当故事走向最终高潮的时候,观众能够感受到最后冲击的震撼和激荡。

他的眼神,具有一种语言难以解释的力量。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安森-伍德。

并且,以安森为圆心,一众配角们也奉献扎实而专业的演出,把这个戏剧张力漫溢出屏幕的电影重新拉回现实,让电影具有说服力,瑞秋-麦克亚当斯和希斯-莱杰都留下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电影,确实有待雕琢;但电影结束之后,我总是忍不住回忆起那一幕——

站在医生办公室门外,偷听母亲和医生的对话,镜头对准主角的眼睛。在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一个永远改变自己人生的决定;并且,他没有恐惧。”

电影,可以更好吗?

当然。毫无疑问。

对此,罗杰不会否认;但正如罗杰一贯的标准,电影作品的好坏是相对性的,没有必要拿经典艺术作品去衡量爆米花类型电影,同样也没有必要拿恶搞喜剧电影去类比颁奖季电影。

和“一一”相比,“蝴蝶效应”差距明显,完全可以说是不及格的学生作业;但和“惊声尖笑”系列相比,“蝴蝶效应”则优势明显。

有趣的是,单纯从可看性来说,罗杰认为“蝴蝶效应”比“大象”出色,整体而言和“猫鼠游戏”相差无几。

电影,果然是一个有趣的东西,对吧?

轻轻吐出一口气,抬头望向四周,罗杰想,自己应该尽快回家,在脑海里的灵感平复乃至於消失之前,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

一旁,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满脸亢奋、手舞足蹈地交谈着,对他们来说,凌晨两点,夜晚依旧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