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颠覆平衡
意外,百分之百的意外——谁能够想到,“蝴蝶效应”的媒体综评参与数量居然反超“怒海争锋”?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二十世纪福克斯志在必得的宣传发行都牢牢占据上风,全方位地压制住新线影业。
撇开媒体综评结果以及票房数字不说,至少在宣传层面,“怒海争锋”毫无疑问是本周怪兽级别的存在。
然而,事情还是发生了,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
回想一下,当安森在首映式抛出重磅,“蝴蝶效应”有五个结局并且随机上映的时候,整个好莱坞都笑了。
他们认为新线影业这是作茧自缚的行为,自己掐灭电影的票房前景,市场不会买帐的,而且还会甩一记耳光回来。
现在呢?
一开始,普罗大众确实反感,人们普遍抗拒这样的混淆感,故弄玄虚,莫名其妙;特别是对强迫症来说,明知道有五个结局的情况下,自己却只能看到一个,那种悬而未决的滋味,着实令人排斥。
反对和吐槽,这是主流。
不过,“蝴蝶效应”的宣传策略清晰,普罗大众从来就不是目标群众,而是瞄准喜欢科幻电影喜欢悬疑电影的资深影迷,电影完全无视普罗大众的反对声音,而是瞄准特定群体精准投放,针对性宣传。
於是,在这些观众群体里,事情截然不同。
“五个结局”反而成为一种噱头、一种探险、一种独特的宣传方式,打破第四墙,电影的结局从大屏幕映照进入现实,影响和反思还在延续,如同“开罗紫玫瑰”一样,让观众也成为电影的一部分。
狂热影迷们纷纷行动起来,继而形成一股潮流,把好奇心旺盛、精力充沛的年轻观众也调动起来。
再然后,神奇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沸沸扬扬地,铺天盖地地,“蝴蝶效应”正在成为今年假期档的热门话题——
争议?
争议本身,就是热度的一种体现,区别在於,往负面方向发展,还是正面方向发展。
显然,“蝴蝶效应”属於后者。
纷纷议论,从首映式开始,一路温水慢炖地延续到周日,缓缓升温,电影市场一下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这是好事吗?
当然。
毕竟,能够得到瞩目就是好事,能够进入大众视线就是好事。
这完全是好事吗?
未必。
在喷薄而出的媒体专业评论里,一时之间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赞是黑——
比如,大声嚷嚷颜值就是正义,整部电影就剩下安森、瑞秋、希斯的颜值能看,结果却给了七十分。
所以,这应该开心吗?
比如,面无表情地打了二十分,却称赞安森的个人魅力拯救整部电影,并且表示自己会看完五个结局。
所以,这需要吐槽吗?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是敌是友难以分辨,对电影带来的效果是积极大於消极还是消极大於积极也无从判断。
局势,略显混乱。
正是因为如此,尽管“蝴蝶效应”热度持续攀升,但票房市场的反应依旧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