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当时约翰逊表现得非常烦躁,只想快点打发他离开白宫……
正常来说,如果按照美利坚的利益,发生这样的事情,约翰逊作为大统领必须采取行动——但是显然有什么事情让他对於此时的态度十分犹豫。 也是因此,肯尼迪的“脑洞大开”,背后有犹太复国主义的身影这种阴谋论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从此以后,美利坚对以色列的支持,变得越来越慷慨,即使在与美利坚利益相背离的情况下也从未停止。
而且美利坚的加倍支持不仅没有使华盛顿对以色列的影响力增加,反而下降了。
比如曾经尼克松政府为了让以色列同意支持UN的242号决议,没有威胁停止援助,而是私下保证向其提供额外的战斗机。
另外在以色列占领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后,尽管包括欧洲盟友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反对,美利坚再一次站在了全世界的对立面,帮助以色列顶住了国际压力——这无疑是在破坏美利坚自己定下的战后世界体系的规则。
同一时期还有大量证据可以表明美以关系的确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一切情况的改变,同犹太复国主义的后盾——美利坚犹太集团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有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根据巴伦的智库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表明,所谓的“犹太人”,并非是许多人所认为的是一个“民族”,更确切的说,这其实是一个利益紧密联系的“社会组织”。
现在生活在以色列的所谓“犹太人”,可能占据绝大多数的人,已经同二战时期在欧洲受到迫害的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了。
只不过他们利用了其掌控媒体的能力,不遗余力的向全世界宣传“犹太人”在二战时候所受到的迫害——就像是全世界都欠犹太人的一样,这样任何对犹太人不利的言论,都能够被打上“反犹主义”和“纳粹行为”的标签。
如果做一个对比就能够知道犹太人这么做的结果有多么恐怖了——
即便是德国在二战后为纳粹行为进行了如此深刻的反思,但现在一个德国人面对犹太人,可以说是战战兢兢,一不小心就会因为言语而被对方扣上“反犹”的帽子。
而其他的在二战中受到倭国侵略以及屠杀的国家,即便是涉及的人数远高於犹太人,在全球的范围内,也根本没有太多西方人在意……
而在美利坚乃至全球,犹太集团则牢牢把控媒体——曾经美利坚着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米尔斯·海默曾经写过一本《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这本书起源於2002年《大西洋月刊》委托其撰写的一篇论文。
但在这篇文章完成后,因为未公开的原因一度无法公开发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