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军火行业,广阔市场,大有作为(2 / 2)

穿越人士都知道,花旗国大兵,打仗是如何的简单粗暴。

用钢铁,午餐肉,还有可乐,冰淇淋,打趴了天天啃草,吆喝板载的小日子。

清廷虽然衰微,纯纯的农业国。

可是那么大的地盘,随便刮一层地皮,就能拚凑起堆积如山的钱粮。

李郁叹了一口气,

他从未和任何手下讲过这些,在染指大运河漕运之前,他不愿意和清廷开战。

除非,

清廷识破了自己,展开围剿。

那他就只能应战,而且要打运动战。

主动出击,

利用四通八达的水系,炮击江宁,炮击扬州府,火烧清江浦。

然后,

再把江南段运河上所有的船只,一网打尽。

若是形势危急,

他还会更加心狠手辣,

将淮安府、江宁府,到苏州府的航线周边2里,所有村庄,码头全部焚毁,水井污染。

这也恰好是清军的传统行军路线,

沿大运河、长江行军,粮草运输、饮用水都有保障。

如此一搞,清军的行军速度就大减。

哪怕留下恶名,自己也在所不惜。

历史,乃是成者王侯败者寇。

只要掀翻清廷,坐上皇位。

自有无数大儒,为朕辩经!

……

看着被魔改的面目全非的“太湖幽灵号”,还有一旁停泊的“嵇康号”十姊妹舰。

众人都觉得信心倍增。

不过,李郁提出了去铸炮坊视察。

“现在,火炮月产量几何?”

张老爹,自豪的说道:

“以6磅炮为例,一月可以铸250门。”

“这么快?”

“对,因为用上了新技术。”

“你来给我讲讲。”

於是,张老爹再次抢功。

铁范铸炮法!

优点是成本低,速度快。

相比传统的泥范铸炮,只需十分之一的成本,却达到十倍的速度。

最大的问题是,温度下降太快,容易裂。

解决办法是,持续加温。

在铁范外侧,用小火烘烤。

这样一来,铁炮胚的冷却速度,就能内外一致。

良品率极高,

10门炮胚,往往有9门可用。

听完了张老爹的讲解,李郁很满意。

“你们辛苦了。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求吗?尽管提。”

“老爷说的哪里话,我们知足。”

不过,李郁瞧见了一边的张满库,似乎有话说。

於是询问道:

“你爹实诚,不好意思提。你来讲。”

……

“谢谢老爷,我家狗儿,在铁厂当学徒,能不能读点书?”

“读书是好事。”李郁点点头,确实是忘了教育方面投入。

不仅狗儿,童子营那帮孩子,几乎都是文盲。

这样下去,是不太好。

不需要他们做学问,可起码看的懂军令,写的了军报。

“我派人去请两个秀才,在岛上开个私塾。”

“谢谢老爷。”

临走前,

张老爹立下了军令状:

“老爷,只要原料跟得上,我们父子保证您需要多少炮,我们就生产多少炮。”

李郁摸了下狗儿的光脑袋,笑着走了。

看着走远了,

张老爹才开心的说:

“狗儿这官稳了,私塾一读,就有文化了。”

“爹,狗儿她妈教的还不够吗?”

“光识字,不够的。想当官,你就要琢磨书里的那些事。我和你说不着,你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爹,你识吗?”

……

被儿子这么一顶,张老爹有些闷得慌。

他斜了一眼,

背着手去了车间,监督徒弟们的手艺。

其实,铁范铸炮,主要是铁厂老陈的发明。

而且,

现在铸炮的瓶颈,是在车间这边。

车床有限,又不能一刻不停的运转。

总得留出休息时间,机械也会疲劳的。

这一点,

是写进了车间的规章,任何人不敢违反的。

“师傅。铁厂那边又送来了100尊炮胚。”

“母鸡下蛋都没他们快。”

“是啊,陈厂长有大能耐,昨天一天就送来了500根抬枪的枪管胚。”

啪,

没有眼力见的徒弟,被烟锅子敲了一下。

“你太毛躁,去库房帮着搬几天炮胚吧。”

他不知道的是,

这些小心思,李郁早就知道。

因为,铁厂的老陈比他可精明多了。

在铁范铸炮成功的第一时间,

就把制作方法,详细记录下来,呈送到了李郁的案头。

在这一点上,

老张父子还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不会写。

不过李郁城府深沉,不愿点破。

看破不说破,还是好下属。

老张父子俩,确实是忠心耿耿,而且很卖力。

带徒弟这方面,

没有藏私,非常的热心。

能够独立操作车床,还有手工打磨的徒弟,已经不下百人。

……

吴县县衙,

大模大样穿着官袍的典史,范京范大人,迎来了李家堡的人。

“找2个私塾先生?”

“对。”

“我明白了,你回吧。”

范京是自己人,一说就通。

他翻看了卷宗,找了两户人家。

一户是举人,2年前因为文字狱被牵连,剥夺了功名,还在牢狱里。

一户是书香门第,但是家道中落,屡试不第,被人催债,现在落魄的当街代写书信。

接触一下,若是对生活不满,对现实不满。

就直接悄悄送去西山岛。

在一处僻静处,

建起了私塾,规模不大。

上午上课,下午干活儿。

例如狗儿这一类的,就去工厂干活儿。

童子营一类的,就去训练场训练。

俩人得了这差事,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月银3两,环境不错,知足了。

不过,

李郁不许他们胡乱教,仅设写字课,历史课,还有感恩课。

写字课不必说。

历史课,讲汉唐宋元明清。

主打一个敌我分明,爱憎分明。

他亲自列了一张单子,

正派:开国皇帝,边疆军队,老百姓,义军

反派:元鞑子,无良官,士绅老爷,八旗,草原游牧族

感恩课,

就是讲李郁的英明神武,其中太多溢美之词。

教材是范京编的。

这种事若是亲自下场,有些跌份儿。

……

文化这东西,少了不行,太多了也不好。

两个私塾先生,足够了!

他们已经得到了警告,不许胡乱授课。

否则,会被沉太湖。

私塾的一个佣人,还有童子营的李大虎,也会监督他们的言行的。

教育的作用,不亚於枪炮。

长期的耳濡目染,会改变大部分人的心智。

童子营,

再次扩编了,除了父辈效力李郁的,还有一些流浪儿。

哦对了,

还有老胡的绿营同僚,瘸腿炮队千总的儿子陈子泽,都暂时编入了。

扩编后,达到了80余人。

李郁按月,挑选10人进入亲卫队,轮值宿卫。

这对於童子营的孩子来说,

是一种荣耀,骄傲。

配发了制服,小号的。

他们穿上后,特别神气。

左侧配短剑,肩上挎燧发枪,走出去杀气腾腾。

不过,

时常有斗殴事件发生,年龄小。

只要不动用武器,不下死手,公正一对一,都不必干涉。

每天吃的饱饱,训练场上奔跑,靶场上射击,

若是没几分血性,反倒是不对劲。

李郁每半个月出现一次,

检阅这帮人的表现,主要是军事素养。

然后,

挑选几个表现突出的,奖励匕首一把。

再加以温言勉励,保持自己的存在感。

……

陈子泽这少年,比较格格不入。

总是带着一股清高,高傲,不屑於其他少年为伍。

不过,他的战斗素养不错。

无论是列队射击,还是个人连续射击,成绩都不错。

於是,

李郁和他聊了一下,谁知这小子野心大的很。

“我想做炮兵。”

“为什么?”

“战场之上,炮兵的作用更大。”

“等你成为优秀的火枪队长,我或许会考虑让你玩火炮。”

“遵命。”

李郁刚想离开,他又问道:

“请问老爷,什么样才算优秀?”

“4列横队,原地射击枪声不绝,每个火枪手不少於10发,就算优秀。”

燧发枪,

目前唯一的短板就是燧石,靠赖二在潮州府偷偷运送而来。

李郁隐约觉得,这样的购买频率,很快就会引起洋商的注意。

因为,大清朝极少采购这玩意。

不知道这些洋商,会站在哪一边?

直觉告诉自己,他们会站在清廷那一边。

因为,利益使然。

清廷能给他们的,远远超过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