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宝云怎麽畏首畏尾逃到日本逃难,又怎麽引爆港人罢工。
今天带大家看看他的另一个面向。
基建狂魔。
这名字我想出来的。
因为他在任仅两年多,却搞出一大堆有利民生的事情来。
不得不佩服。
宝云就任后,看到香港维多利亚城附近的建筑巍然屹立,简直是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好不威风,配合春光明媚,实在为「维港」春色来天地。
本来使人心情愉悦,心花怒放。
但有一件事情大煞风景。
卫生问题。
十九世纪的香港,不像今时今日,有良好的水源,干净的街道,美丽的市容。
当时,街头见到垃圾堆积、污水乱排、杂物散落一地,是非常正常的,一来当时未有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二来是港英政府懒理。
「反正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处厘环境卫生便将来再算吧!」
历界港督都未正视这个问题。
「那就由我来搞吧!」
1883年3月,他一到任,便到立法局提出一项修正法案:
成立洁净局!
因为香港实在太肮脏了!
宝云决心改变城市环境,提供一个舒适场所给市民。
你可别小看这个部门,为了要提供全港(不包括新界)的清洁,港英政府可是砸了重本,当时它的开支仅次警局!
洁净局招聘了香港各地的华人翻译、帮办和清洁工人,整装待发,分配工作!准备为香港市容改头换面!
他们的工作除了清洗街市、屠场和街道,还有负责大家日常的排污系统、灭鼠除虫、处理屍体等等,总之就是大家一切能想到的厌恶性工作!
十年以后,香港经历鼠疫,自此便出现「洗太平道」,洁净局一年进行两次,分区分段到住宅区,放置装满水的铁桶,给市民任取,夹手夹脚一同清洁环境。
如果没有这个组织,先别说垃圾破坏景观,就是它们散发的那种腐臭味,就已经受不了,更不用说什麽细菌病毒滋生。
如果你想亲身体验是什麽滋味,你可以搬到堆积区旁暂住一下,或者尝试家里一连数天不清理垃圾粪便,那你就知道什麽叫做「幸福」。
可想而知,这个组织有多麽的重要。
当它存在的时候,人们就会习以为常,忽视它的存在,甚或看不起清洁工人,认为他们是社会下层人民。
但当它消失了,人们才会想起它的重要性。
人就是这麽容易忘恩负义。
搞好市容,宝云继续密锣紧鼓搞第二个工程。
大潭水塘。
这并不是香港的第一个水塘,以前有港督搞了个薄扶林水塘,我之前有提到,大家记得是谁搞的吗?
给大家三秒时间,考考大家的记忆力。
老罗便臣搞的,大家忘了可以回到那个章节去看看。
薄扶林水塘在1869年落成,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在今天1880年代尾,储水量不足以应付居民的需求。
加上,1882年,有驻港英军投诉华人的住处环境非常恶劣!居民竟然没有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可以用,伦敦施压力给香港殖府,大潭水务设施的工程便在宝云的推动下,於1883年展开!
1888年,大潭水塘首期工程完成,可储存3亿加仑(136万立方米)食水,储水量是薄扶林水塘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