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第155章 罄竹难书张得一,再坑两府苏景(1 / 2)

第155章 罄竹难书张得一,再坑两府苏景明

深夜。

贝州城内,灯火通明。

军贼头目王则带着一众亲信朝东门逃窜而去。

当王则见到“释迦佛捏福图”后,便知大势已去。

然而他刚至东门,便被文彦博带领着一众将士团团围住。

一番搏杀之后,王则被生擒。

不多时。

张得一也被擒住,战斗逐渐进入尾声。

王则作为军贼之首,生擒之后,就地正法实乃便宜了他。

依照常规,当以槛车押送至汴京城,验明正身后,再处以极刑。

至於前贝州知州张得一,若在战乱中被误杀也就罢了。

若未死,需交由中书、御史台同时核审,方能治罪。

毕竟他是士大夫官员。

……

苏良虽未参战,但却一直远远地瞧着。

这种搏命之战比他想象的更加惨烈。

活着。

除了靠实力外,还要靠几分运气。

他实在无法想象。

如果自己未能以科举入仕,迫於生计压力而从军,那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

当下的军伍问题,根本不是多一两名良将能改善的。

大宋势弱,国力不足,民多贫乏,乃生反贼。

欲避免这种杀戮与惨剧,还须得全宋变法,从源头上遏制这些不稳定因素。

……

天大亮,战事基本结束。

文彦博已命驿兵向汴京、大名府同时通传收复贝州城的消息。

与此同时。

各个地方州郡都开始了抓捕妖党的行动。

……

正月十五日,贝州城。

城内已趋於平静,但百姓显然无法过一个正常的上元节了。

但庆历八年乃是闰年,又闰在正月,下个月依旧能再过一个上元节。

而此刻。

文彦博和苏良依旧还处在忙碌中。

二人要整理好王则与张得一的罪状,还要拟定出受赏将士的名单。

只有做完这些,二人方能安心回朝。

文彦博和苏良在整理罪状中,最恨的不是军贼王则,而是贝州知州张得一。

张得一奴颜媚骨。

他在被王则抓到后,立即便投降了叛军,每次见到王则,必称大王。

甚至还耐心地为王则讲解称王的礼仪。

其中,王则建国安阳,改元得圣,将居所命名为中京,都是张得一的主意。

此外,城内百姓也对张得一早有怨言,纷纷告状。

苏良总结后,发现竟然有上百条,其罪状完全可以称得上:罄竹难书。

……

正月十六日,午后。

文彦博收复贝州城的消息传到了汴京城。

赵祯不由得大喜。

文彦博正月初五离京,而今不过十一日,路上还有三日,信件送来又要两日。

也就是说,只用六日便收复了贝州城。

并且,兵贼全歼,百姓伤亡数量极少。

这俨然是一场为大宋禁军士兵找回脸面的大胜仗。

朝堂百官大多都甚是欢喜。

而此刻,枢密院内。

夏竦的案几上摆满了高高的文书。

往昔,夏竦几乎是不看文书的,都交给下面人。

但这一次,他感受到了危机。

平日里,不声不响的文彦博,突然立下如此大的功劳,定然会升迁。

虽然顶替枢密使之位的可能性不大,但已是下一任枢密使的最佳人选。

夏竦顿时生出了危机感。

即使做做样子,他也要多看几本文书,免得被枢密院的一些官员说闲话。

……

正月十七日。

文彦博和苏良带领一众将士,押送着王则、张得一二人返朝。

与此同时,二人已经将提请封赏的将士名单送往了中书省。

这一次,车马走得慢了一些。

历经六日。

在正月二十二日的黄昏,文彦博和苏良终於抵达了汴京城。

刚回城内。

文彦博和苏良便听到一个消息。

中书并未同意批复文彦博所呈递的判处贝州知州张得一死刑的奏疏,而是认为应处以流刑。

官家也有免於其死罪之意。

文彦博当场就恼火了,袖子一捋就想直奔中书省,

他们最后汇总的张得一的罪行还未曾交给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