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第201章 台谏vs朝官,苏景明的封神之辩(2 / 2)

他害怕台谏官们接下来的解释有理有据,将他们的理由全部推翻,便先扣上了一个“台谏擅於诡辩”的帽子。

赵祯看向台谏官们,道:接下来,台谏可言。”

欧阳修和唐介都看向苏良。

高若讷撰写了苏良的十二宗罪,坏苏良清名,此时正是报仇的机会。

并且。

二人觉得苏良不开口则已,一旦开口,将会比所有台谏官的杀伤力都大。

苏良缓步走出。

“台谏权势过重?裹挟圣意?还……还凌驾两府之上?”

苏良学着高若讷的话语,微微摇头。

“高校理,我想问一问,我朝哪份诏书是经由台谏颁发的?又有哪项条例是台谏主导的?”

“台谏若能裹挟圣意,恐怕张推官早就归家务农了,夏枢相早就致仕养老了,还有你高校理,早就外放到偏远郊县了!

“台谏若能凌驾两府之上,这座大殿至少有一半的官员都将遭到降黜或外放。因为,我们台谏官的眼里揉不得沙子!”

一旁,夏竦、张尧佐和高若讷的脸色都黑了。

他们没想到苏良敢如此明目张胆表达对他们的不满。

苏良接着说道:“何为台谏?制奸邪之谋於未萌,防政令之失於未兆。”

“台谏无权无势,既不能如两府那般号令百官,也不能令官家违心意下诏。台谏的职责,便是纠错!将所有不利於朝廷之事,朝臣的缺漏,统统找出。至於如何解决,全凭官家与诸位相公商议,台谏官只有建议之能,而无决定之权!”

“听到诸位声称台谏权大势高,我心里其实挺引以为傲的。”

“台谏弱,非朝廷之福。台谏官,做得便是鸡蛋挑骨头的事情,唯有台纲大正,朝堂才能肃然。我认为诸位称台谏势大,乃是在夸赞我等台谏官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不远处。

文彦博、吴育、张方平等相公都听得愣住了。

苏良这番解释,直接化骂语为赞语,且令人觉得甚有道理。

能说出此番话。

除了需要一颗睿智的大脑,还需要甚厚的脸皮。

随即,苏良缓了缓,又道:“至於称台谏有结党之嫌,这个我绝对不承认!”

“何为结党?谋私而聚於一处,是为私党。”

“然而,我与包学士谋了什么,不过是谋了一顿酒饭而已。我与文相有私交,与欧阳学士也是私交甚笃。我们又不是在讨论着害人,怎能算得上结党!所谓避嫌,乃是涉及职事而回避。”

“若因我为台谏官,包学士知开封府,文相为首相,我便要故意与二人疏远,私下不相往来,这是圣贤教给我们的道理吗?”

“在你们眼里,似乎只有看到台官、谏官内斗,台谏才是正常的。这是一种误解,我大宋之所以对外势弱,就是因为很多官员想将同僚踩下去令自己得势,难道就不能互相帮助,互相成就吗?”

“至於高校理所言的无人监督台谏,更是无稽之谈。”

“上至官家,下至朝堂百官,再至天下黎民,哪个不能监督台谏官,只要伱们能找到我们犯错的证据,台谏自会领罪!”

苏良说完此话。

后面的一排台谏官们都不由得上前走了一步,且纷纷挺起了胸膛。

打铁还需自身硬。

除了欧阳修在私德上有所瑕疵外,其他台谏官根本不惧查。

这一刻,台谏将气势拉了回来。

高若讷再次站了出来。

“苏景明,我就知你眼尖嘴利,但是台谏以合班论谏多次威胁宰执,是不是实情?全朝多名官员,见台谏色变,纷纷避而远之,是不是实情?陈相因三名婢女之死,便直接致仕,在我眼中,台谏此举,已使得官家不仁!”

此话一出,朝堂瞬间安静。

连呼吸声都一下子停滞了下来。

当下,即使文彦博、张方平、吴育、王尧臣这些相公也都有些惧怕台谏,更莫说其他朝臣了。

这的确是实情,且人尽皆知。

这两年尤甚之。

此外,高若讷提出“台谏使得官家不仁”,意在引得赵祯倾向自己这一方。

若放在往常,赵祯尤为在乎自己的“仁”名。

但是现在。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有时不是仁,而是“老好人”,相较於做一名仁君,他更倾向於做一名有为之君。

听到此话,苏良则是笑了。

他环顾四周。

“诸位相公,各位同僚,你们是不是觉得近两年来,台谏令你们越来越不舒服了,是不是总感觉有双眼睛在盯着你们?”

“这就对了!”苏良骤然提高了声音。

“台谏的任务就是不能让你们太舒服,你们过得太舒服,天下百姓过得就不舒服了!”

“我们为官,是为谁而官,是为天下百姓,为稳固大宋的江山社稷,恕我直言,我大宋士大夫官员的日子都过得太幸福了,高俸禄,高地位,轻差遣,荣耀满怀!”

“有人一壶茶、一张邸报或一个话本便能轻松过一天;有人午后便可回家休息或忙私事;还有人因太轻松,甚至培养出了诸如钓鱼、玩鸟、蹴鞠、炼丹、修仙等爱好……”

“但是,我们为朝廷做了什么,为百姓做了什么?”

“百姓不是傻子,他们会骂的。骂天下的士大夫官员,骂官家,骂整个大宋朝廷,待他们骂都不足以解恨之时,就要推翻我们了!”

“为避免亡国,为避免官家成为昏君,我们成为奸臣、庸臣甚至亡国之臣,台谏必须监察百官,不断纠错,不断找茬,不断令百官自省……”

苏良尽道实话,使得很多官员都低下了脑袋。

这一刻。

就连唐介、欧阳修等台谏官都听进了心里。

他们更加意识到台谏的职责之重,台谏官赋予整个朝廷的价值。

最后。

苏良再次环顾四周,高声道:“台谏官,就是为百官添堵的,就是要鸡蛋里挑骨头,台谏正则朝纲正,朝纲正则天下理!”

这时,唐介忍不住站了出来。

“官家,当下正是我朝台谏最正之时,若台谏官都不敢言,天下还有何人敢言?”

唰!唰!唰!

这一刻,台谏官们齐齐拱手。

赵祯也是听得心情激动,忍不住道:“卿之所言,甚有道理。”

此话一出,众朝官都明白。

自此以后,台谏在朝中的地位站稳了。

接下来,朝堂当属台谏,官员们若不尽忠尽职,以后的日子就要难过了。

月底月初,求月票,感谢诸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