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赵祯:朕做了半辈子仁君,也要过一(2 / 2)

“其二,一直反对变法或常随大流的官员。”

“其三,心忧社稷安危者,有一些官员其实是因担心此策引发社稷动荡才上疏反对的。”

众人都纷纷点头,基本也就是这三大类。

随即。

苏良看向文彦博,问道:“文相,你觉得我们说服多少人,可颁行此名录。”

文彦博想了想,道:“六成吧,若稳妥一些,最好七成,若只剩下三成反对者,就难以成势了。”

“好,那我们就定个任务。自今日午时起,三天内,我们若能说服七成反对者,则名录颁行,若不能则无限延期。此事,需要我们与官家一起去做。”

“景明,快快细讲!快快细讲!”王尧臣一脸兴奋,想知晓详细的策略。

当即,苏良与众人细讲起来。

……

半个时辰后。

文彦博、张方平、宋庠、范仲淹、富弼、曾公亮、苏良七人出现在垂拱殿内。

殿内,桌上、地上都摆着一叠叠奏疏。

赵祯看向七人。

“你们不必劝朕,朕不会听。这些年来,朕被一群群士大夫官员欺负,朕已经受够了,今日,必须要让他们看到朕裁官的态度!”

赵祯这个皇帝也不好做。

这些年来,士大夫官员只要结势,基本就能让他妥协。

他心中也委屈着呢!

随即,赵祯看向文彦博,问道:名录核对好了吗?”

“好了!”

富弼将《省官名录·汴京篇》文书递给了赵祯。

赵祯细看一遍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很好!写的非常详细,这里面提前致仕和被罢黜的官员都是咎由自取。不是朕不讲情面,而是他们太让朝廷失望!”

“待朕用印后,立即颁行!”赵祯迫不及待地说道。

这时,苏良出列。

“官家,臣以为,此名录不宜今日颁行。能否延冲三日?”

听到此话。

赵祯瞪向苏良,道:“延冲三日,朕一刻也延冲不了,你们是没看到这群臣子撰写的奏疏,就差骂朕是昏君、暴君了,朕做了半辈子仁君,今日也要过一过当暴君的瘾!”

“景明,朕并非莽撞,而是这一次若再不强硬一些,必然会重蹈复撤,当年撤回庆历新政的裁官举措,朕比你们更后悔。这群官员都是纸老虎,朕相信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赵祯比任何人都盼着全宋变法成功,他比谁都明白裁官之策的价值。

此刻,苏良甚是欣赏这种状态的赵祯。

他笑着道:“官家,延冲三日而已,臣不是让您妥协或向反对此策的官员们低头,臣可助你过一把做暴君的瘾。你能否给臣一刻锺的时间细讲?”

“助朕过一把做暴君的瘾,此话当真?”

苏良重重点头,然后将自己的策略讲了出来。

约一刻锺后。

赵祯有些兴奋地看向苏良道:“苏卿,此策真的可行?”

“绝对可行!”苏良笑着道。

赵祯犹豫了片刻后,道:“好,那朕便试一试。”

一旁,文彦博、富弼等人不由得长呼一口气,心中感叹:苏景明不愧是官家宠臣!

……

当日午时。

中书省告知汴京城百官:有反对裁官之策的官员皆可上奏言明原因,时间截止在今日日落时,不得重复上奏。

一时间,反对裁官之策的官员们都激动起来。

他们感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官家号召反对裁官之策者继续进言,说明官家已经有些妥协了。

很快,一些摇摆不定的官员也撰写起了奏疏。

……

入夜,变法司内。

王安石告知了苏良,呈递反对裁官之策奏疏的官员的数量。

1120人。

这些人中,有一些是反对科举改制和门荫条例的官员。

还有一些开封府辖下的小官,连京朝官都不是,但他们有呈递奏疏的权利。

这些人也是最怕丢掉饭碗的官员。

一个时辰后。

所有上奏反对裁官之策的官员都收到了官家口谕:明日清晨,大庆殿议政。

……

汴京城南,宅院内。

户部判官崔宏与殿中丞丘裕坐在客厅中,前方有数位歌女翩翩起舞,身姿甚是曼妙。

丘裕端起酒杯,笑着道:“崔兄,明日大庆殿议政,估计是官家要妥协了!”

崔宏得意一笑。

“一千多名官员反对,他能不妥协吗?”

随即,崔宏又看向丘裕,问道:“还没找到周游相?”

丘裕摇了摇头。

“估计是被水冲走了,活下来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崔宏喃喃道:“即使他活着,应该也不会出现意外了,我找人为他写了悼念诗,还有数篇歌颂他以死谏君的文章,俨然将他捧成了忠君爱国,直言敢谏的忠臣,待朝廷撤销裁官之策,除非他脑子进水,才会供出咱们两个,是吧?”

崔宏抬起头,发现对面已经没人了。

而在客厅中央。

丘裕晃悠着那肥胖的身躯,正与舞女们跳舞。

崔宏面带鄙夷,将杯中酒饮完后,也参与了进去。

……

翌日清晨,大庆殿。

1120名反对裁官之策者通通来到大殿内,有说有笑,如同来领赏一般。

片刻后。

赵祯面无表情,来到御座前。

他环顾下方,官员们立即噤声,同时站好了队列。

大庆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一息,十息,二十息……

足足过了半刻锺,赵祯都没有开口说话,而官员们也都没有动。

殿内掉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时,赵祯站了起来。

“朕没想到,实在没想到啊!朝堂藏龙卧虎,各个的文采都不弱於欧阳永叔啊!”

“你们的奏疏,朕都看了,写得非常精彩,有骂朕薄恩寡义的,有称朕过河拆桥的,还有人认为朕乃是学越王勾践,行鸟尽弓藏之举……”

“朕想问一问,你们对朝廷的贡献有哪些?全宋变法时,你们做了哪些别人做不到的功绩,你们真正了解朝廷为什么要裁官吗?”

听到此话,群臣顿时感觉到了不对劲。

官家似乎不是来妥协,而是来训斥他们的。

“有人能回答朕的问题吗?”赵祯环顾下方,面色阴沉,提高了声音。

站在这里的,要么平庸要么无能,大多都是政绩排名靠后的。

像唐介、吕诲等人,根本不可能反对裁官之策。

紧接着。

赵祯大步走到官员中间。

“今日,朕就告诉你们,朝廷为什么要裁官,裁的是什么样的官,以及朕为什么冒着朝堂动乱的危险也要坚持裁官!”

“一些官员的表现太令朕失望了,欺瞒朝廷,坑害百姓,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心中只有自己,没有朝廷。”

“朝廷有事的时候,到处找不到他,待发奖赏时,他比谁都跑得快,如此的德行的士大夫官员,能为朕分忧吗?”

……

赵祯今日的任务就是痛骂一番这些官员,享受一番当暴君的感觉。

不得不说,骂人非常爽。

一刻锺后,赵祯的心中舒畅了许多。

他接着道:“今日,朕明确告知你们,朝廷不养闲人。稍后,自有两府和变法司的官员与你们详聊,朕会将你们反对裁官之策的奏疏放到银台司,截止后日午时,奏疏依旧放在银台司者,朕再次与他详聊!”

说罢,赵祯甩袖而去。

身在后面的苏良长呼一口气,道:“计策第一步,圆满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