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西夏人的噩梦来了!狄苏二人组,西(1 / 2)

第468章 西夏人的噩梦来了!狄苏二人组,西征开始

司天监,议事厅。

二十多名监测天象的官员,目瞪口呆地望着苏良在前方木板的纸张上画出的日食、月食变化规律,全都懵了。

这些官员对日月并非一无所知。

他们根据浑仪可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准确时间。

他们早就知晓月本无光,是日照月,月光乃生,故成明月。

他们还认可“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於内,天大而地小”这类张衡的主张。

但是他们不知天地竟然一直在旋转。

不知太阳远远比天地更大。

不知有一种神奇的引力操控着万事万物。

更不知大家居住的天地与天上的许多星辰大小相差并不大。

……

起初。

官员们都觉得苏良是在编故事,且越编越离奇。

但随着苏良将日食、月食、星辰变化,陨石坠落等离奇天象的缘由讲透彻后。

他们有些相信了。

将天象变化讲得能自圆自说,非常困难,苏良一下子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并且,苏良强调日食、月食实乃自然天象,与朝堂政事无关。

司天监监丞魏清风看向苏良,问道:“敢问苏中丞,此番理论来自何处?可有古籍记载?”

“三年前,我外巡之时,曾在扬州遇到一位云游老道,他已一百二十三岁高龄,这些正是他所言,我觉得甚有道理,便记了下来。”

“除了告知你们外,我还告知了百家学院的沈括,他的研究更深,你们若有闲暇,可与他探讨一番。”

苏良之所以编出这样一个理由,

一方面是为自己的说法寻一个出处。

另一方面是司天监这群官员较为相信修仙问道的老道士之语。

苏良自认对天象的了解也很浅显,当下为这群人答疑解惑可能是够了,但再朝深处探究,他可能就要露怯了。

魏清风冲疑了一下,道:“苏中丞,我们知你之意,然这也是你的一家之言,我们不可能以此未能证明之说法,便向官家汇报,日食乃自然天象,非上天示警。”

苏良微微一笑。

当下,想让科学取代神学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并且,稳固江山社稷、稳定民心,有时也需要利用天象。

苏良反问道:“那你们推算出日食出现后不宜兴刀兵,天象哪里告诉你们了?”

“我们乃是循惯例而行。”魏清风回答道。

“惯惯例就对吗?其实你们应该很清楚,自古以来,天象影响朝政的说法一直都很难成立,不过是一种天人感应的说法罢了。”

“我不反对改元,不反对官家应修德禳灾,但你们所提的‘不宜兴刀兵’根本毫无来由,我建议删去。”

“人应敬天,但不能畏天。征西乃是全宋变法的一部分,本官不想因一次日食,贻误良机!”

苏良直接将话语说透了。

魏清风等人顿时变得纠结起来。

天人感应不过是一种神学。

他们完全是照着天象历法书做事,心中对这类预兆其实早有怀疑,但又无法寻出答案,便只能选择相信先人。

这时。

一名三十多岁、长相周正的官员走出来。

他朝着魏清风道:“魏监丞,下官以为,苏中丞所言可以考虑,我们并未监测出日食乃是凶兆,不宜兴刀兵的说法,确实不成立。”

苏良不由得看向这名官员。

能说出“日食非凶兆”的司天监官员,他还未曾见过。

“子容,伱是觉得苏中丞刚才所言,比咱们书中所学更为正确?”

这位官员点头道:“目前是如此,我们无法理解、不能说出缘由的天象问题,经过苏中丞的这番理论,都行得通了!我建议,我们再重新上奏一篇解读天象的奏疏,将‘不宜兴刀兵’的说法删去。”

“子容所言,我信!”魏清风道。

其他官员也都认可地点了点头。

苏良顿时大喜。

没想到竟然有司天监的官员替自己说话,更没想到此人一开口,别的官员竟然都表示相信。

“这位是……?”苏良问道。

那名官员连忙拱手道:“苏中丞,咱们是科举同年,我叫苏颂,字子容,当下任司天管勾。”

一旁的魏清风补充道:“苏中丞,子容可是个全才,本在馆阁为官,因喜爱天象历法,才来到司天监,其观天之才能远在下官之上。”

苏良笑着点了点头,道:“接下来,就麻烦诸位重新上奏一篇奏疏了!”

司天监众官员齐齐拱手。

……

翌日。

司天监引经据典,删去了“不宜兴刀兵”的说法,不过依旧恳请改年号,请官家修德禳灾。

之后,赵祯与两府的相公商量一番后。

决定自即日起,他易华服,减常膳,避正殿。

自四月初一起,改年号为至和,所谓至和,即召太和之气,是为吉兆。

狄青与苏良的行程,一切照旧。

二人将在三月初九前往西北,至於会不会与西夏发生大战,那就看抵达西北后的实际情况了。

苏子慕的娃娃亲宴席,苏良是赶不上了。

不过有唐泽和唐宛眉在,欧阳修也会参与,依旧能够正常进行。

此外,苏良还准备带一些可织布的棉种去西北。

西北沙土较多,光照更足,最宜种棉,只是缺少棉织工艺。

若将那片地方开荒好了,依靠种植织布,能解决许多百姓的生计问题。

……

三月初八,狄青与苏良临行的前一日。

上午,阳光灿烂。

三司使王尧臣坐在桌前,长呼一口气。

大宋若今年真与西夏全面开战,驻扎在西北的禁军士兵便足矣。

至於粮草兵器和火器,王尧臣也已经布置妥当。

依照当下国库的财力。

只要不是大宋与辽和西夏同时开战,储备便完全够用,即使打消耗战,也耗得起。

就在这时。

一名官吏快步走过来,道:“计相,百姓将咱们的大门围住了,他们称要为西北士兵捐钱!”

“准又是那批好战分子,告诉他们,朝廷不缺钱,将他们都统统遣散!”王尧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