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相公都点了点头。�6�9�6�9这时,文彦博眼珠一转,道:“官家,待景明归京之日,臣愿带两府三司的官员齐去城外迎他,先将他架起来,为了大宋之盛世,臣还是想着让他能者多劳,辛苦一些!”
“行,就随文相吧!”赵祯笑着说道,苏良之功,值得众相公齐迎。
……
腊月二十五日,苏良行至河北路域内,预计腊月二十八日晚可抵达汴京城。
近黄昏。
龙羽军士兵们正在搭营支锅。
徐莽和刘三刀将一份赵祯的亲笔书信送到苏良手中。
赵祯在信中称:战后,便是新大宋全面改革,创造盛世之时,而苏良最精於此道。
两府三司众相公皆举荐苏良入中书,担任副相或首相,带领文武百官大宋,造远超大唐之盛世,而赵祯想听一听苏良的想法。
苏良看罢,皱起眉头,撇起了嘴巴。
对别的士大夫官员而言,位极人臣乃是巨大的荣耀,但对苏良而言,则是枷锁。
他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清楚。
担任台谏官之首,他没有任何顾忌,无须考虑太多,能够放开手脚做事。
但是入中书,居百官之首,势必有所忌惮。
这不是苏良喜欢的为官方式。
此外,担任宰执太累了。
苏良不是自私,而是依照他的性子,若担任首相,肩扛一国之重担,打造新大宋,大概率会英年早逝。
但以后大宋的发展,从缓从慢即可,无须过快过急。
一旁。
徐莽与刘三刀见苏良看罢官家的书信后,面色阴沉,紧皱眉头,不由得紧张起来。
宋辽大战最紧张之时,苏良都没有此等表情,俨然是发生了大事。
“头儿,是……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吗?”
苏良将书信递给了二人。
徐莽和刘三刀接过书信,看完后,有些发愣,然后兴奋地看向苏良。
“头儿,这……这是天大的好事啊,您……您要成为百官之首,实乃我大宋之幸啊!”刘三刀激动地说道。
“这是大喜事儿啊!头儿,你为何看上去不是很开心?”徐莽看向苏良。
苏良再次撇嘴。
“在你们眼里,是百官之首,在我眼里,是牛马之首,我要在政事堂呆上半年非要疯掉不可。”
苏良缓了缓,看向刘三刀。
“可向中书汇报咱们抵达汴京的时间?”
“还没有,今日才确定腊月二十八日黄昏可抵汴京城,明早就汇报。”
苏良喃喃道:“文相他们是了解我的,他们力推我为首相,应知我不是很情愿,我猜,他们定然会齐齐到城外迎我,先将我捧起来,咱们在腊月二十八日入夜时入城,向中书汇报为腊月二十九日午时。”
“晚上,我回家,你们去城外军营,翌日再去汇禀。”
苏良的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头儿,这……这算不算是欺瞒朝廷?”刘三刀说道。
他这样传递情报,中书众相公大概率会连同苏良在内,将龙羽军的统领们都痛骂一顿。
有大功,而选择在夜里悄悄入京,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苏良想了想。
“放心!我给官家写信告知实情,让官家帮着隐瞒,翌日我再去中书致歉即可。”
整个大宋能说出此话的,也只有苏良了。
……
腊月二十八日,入夜。
汴京城内,一片繁华,充满了年节将至的氛围。
苏子慕和苏沁一得知苏良明日将归,买了半屋子的炮仗,欲明晚让苏良带着他们一起燃放。
而此刻。
苏良坐着马车来到了城门外。
他本欲悄无声息地回家,哪曾想内侍省都知张茂则已经在等他了。
张茂则与苏良乃是老熟人,当即钻进了苏良的马车。
“茂则代表官家,恭喜苏中丞凯旋!”张茂则拱手道。
苏良连忙扶住张茂则的手。
“张都知客气了!多谢官家容忍我的任性,我现在需要先见官家吗?”
张茂则微笑着摇了摇头。
“官家说了,他对你今晚提前归京之事并不知晓。待明日,你自己向众相公解释。”
“此外,关於你拒任宰执之书信,官家也当作没看到,你若能说服众相公,便继续做你的台长,若无法说服,那就入中书。”
“现在,你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了!”说罢,张茂则便离开了。
苏良无奈一笑。
官家甚是聪明,虽然宠他,但根本就不与他站在一派。
“不想那么多了,先回家!”苏良摇了摇头。
……
半个时辰后,苏宅。
苏良刚走到门口,便听到唐宛眉那清脆的声音。
“苏子慕,快将手里的爆竹都放下,洗手吃饭,你爹爹明日就回来了,为娘正开心,别让我在此时揍你啊!”
随后,院内传来苏沁一的声音。
“娘亲,别揍哥哥,哥哥是因听到爹爹明日就回来才开心地放爆竹的。”
“让他放吧,不急着吃饭,年底了还不让他自由一些!”唐泽说道。
而这时,苏良开心地敲响了院门。
“谁啊?”吉叔打开了大门。
“吉叔,新年好啊!”苏良笑着说道。
吉叔先是一愣,然后兴奋地朝着院子内喊道:“主人回来了!主人回来了!”
不远处。
苏子慕和苏沁一看到苏良后,一下子就扑了过去。
“爹爹!爹爹!”
二人都长高了一些,差点儿没有将苏良扑倒在地上。
这时,唐宛眉与唐泽也走了出来,二人看到苏良后,脸上满是惊喜。
“岳丈,眉儿,我回来了!”
唐宛眉看向苏良,非常温柔地说道:“洗手,吃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