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的具体细节究竟有几分真实程度,或许也就只有冲突真正的经历者才知道了。
但不管怎样,这样看起来只有澳大拉西亚人受害的冲突事件,也确实引起了澳大拉西亚人的民愤。
再加上阿瑟发动了许多民间舆论,以及王室欧洲事务总管戴维在欧洲的舆论铺垫,让这一次的冲突事件,欧洲大部分民众都站在澳大拉西亚这一边。
虽然葡萄牙政府进行了解释,葡萄牙媒体也刊登了葡萄牙官方的冲突过程声明,但终究还是抵不住澳大拉西亚这边公布的照片。
在澳大拉西亚政府拿出事件的现场照片之后,葡萄牙人所有的解释在其他人看来就是狡辩。
事实上,冲突的结果和澳大拉西亚的声明差别不大,但过程可就差的有点远了。
这次冲突中所谓的渔民,实际上是来自皇家安全情报局的情报人员。
经过情报人员的多次挑衅,葡萄牙渔民这才恼羞成怒。
但阿瑟要的结果达到了,欧洲民众也看到了事件的解释和真实的照片,谁又在乎事件真正的过程呢。
或者说,因为有着真实的照片,再加上澳大拉西亚处於受害者的地位,这也让民众普遍更愿意相信与澳大拉西亚的声明。
不管什么时候,普通民众都是非常好引导的。舆论也成了攻击个人和势力的最好武器,只要获得了舆论的支持,那么对的也是错的,错的也是对的。
1907年7月29日,成功的将受伤的“渔民”抢救回来,并且从其口中得到了“真正”的冲突经过之后,阿瑟“大为震怒”,并且公开的表示,要让葡萄牙人给受伤的渔民和所有民众一个交代。
1907年7月30日,澳大拉西亚政府正式向葡属帝汶和葡萄牙王国发出通告,要求葡属帝汶交出袭击澳大拉西亚渔民的凶手,并且向受这次冲突事件影响的所有澳大拉西亚渔民付出赔偿。
同时,帝汶海周边的三个国家应该共同划分出具体的势力范围,来避免更多的冲突事件发生。
事实上,澳大拉西亚的要求并不高,至少在欧洲人以自己认为的“中立”视角看来是这样的。
既然是葡萄牙人做错了,那么付出赔偿也是应该的事情。
三个国家划分出自己详细的势力范围更是再正常不过,这样确实也能避免更多的冲突。
但问题偏偏复杂在之前葡萄牙为了打赢舆论战,在国内大肆宣称渔民是无辜的,并且国内的党派也都发动舆论,表示国家应该支持葡属帝汶的渔民。
事情过去了才没几天,让葡萄牙直接交出渔民,不就是直接打葡萄牙政府的脸吗?
当然,对於国家层面来说,丢点脸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事情难就难在目前葡萄牙的局势并不稳定,国内的革命也早有苗头。
之前的舆论让大部分葡萄牙人都支持自己国家的渔民,如果政府贸然交出渔民,那么葡萄牙人会怎么看?
是渔民真的做错了?还是政府的无能,不得不冤枉好人呢?
目前的葡萄牙局势很不稳定,这一切都取决於当代国王卡洛斯一世的高压政策。
卡洛斯一世是一个较为专制的君主,但葡萄牙王国早已经在几十年前的内战中,建立了二元君主立宪制。
卡洛斯一世在葡萄牙采取的高压政策,以及严厉镇压革命活动的行为,让很多共和民主派的葡萄牙人非常不满。
不满到什么程度呢?在原本真实的历史上,卡洛斯一世於一年后被共和激进派刺杀,其子曼努埃尔二世刚刚登基两年,就爆发了革命,被葡萄牙人废黜王位。
这也代表着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的统治寿命仅有三年,其国王内部的跌宕可想而知。
正因为国内动荡的政治环境,这才让卡洛斯一世有些拿不定主意。
向澳大拉西亚人退缩是一个快速解决冲突的好办法,虽然有损国家的颜面,但付出的实际代价却并不多。
只不过愤怒的葡萄牙民众可能会加入到革命党中,因为不满而决定推翻政府的统治。
这对於卡洛斯一世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为了维护葡萄牙王国的君主制,同样,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卡洛斯一世直接将退缩的选项摒弃。
国家政府强硬一点,用真实的行动来维护自己国民的利益,同时也能拉拢平民的民心,提升君主制在葡萄牙的支持程度,这是卡洛斯一世决定了许久的计划。
为此,卡洛斯一世谘询了许多心腹,最终一致决定向澳大拉西亚表达葡萄牙的坚定态度,那就是为了保护国民的利益,绝不退缩!
实际上,卡洛斯一世也派人隐晦地询问了英国人的态度。
得到了英国人暗示的会联合法国,在一定情况时进行调解之后,卡洛斯一世这才坚定了对澳大拉西亚强硬的态度。
在卡洛斯一世看来,澳大拉西亚不过只是刚刚从殖民地独立没多久的国家,国家的发展十分仰仗来自欧洲的资源和支持。
就算葡萄牙在东南亚抗衡不了澳大拉西亚,英法介入之后,澳大拉西亚也一定会退缩。
只要能抗过第一波舆论,让自己和政府获得强硬的保护国民的美名,那将来的外交手段也就更多了。
三千六百字第一章,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