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国方面,他们已经集结了超过200万军队,再加上意大利蓄势待发的上百万军队,完全可以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像波兰那样闪击奥地利帝国。
等奥地利灭亡之后,局势就变成了英法VS德意。虽然英法的底蕴更强,但在军队战斗力方面,明显还是德意更强的。
当然,这其中德国军队的战斗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至於意大利的军队,只要他们不拖后腿,就是对德国最大的帮助。
一边将希望寄托在快速击败奥地利帝国,另一方面,德国已经开始寻求自己另一个盟友,也就是岛国的帮助。
岛国的位置还是很重要的,他们能够威胁到英国人最重要的地区,也就是印度。
一旦印度有危险,英国政府就算再怎么主战,也肯定不可能为了法国就放弃自己的印度。
只要分担一部分英国军队的压力,在正面战场上德国军队可以轻松击溃法国军队。
但很明显,岛国人也绝对不是傻子。虽然岛国确实能对印度进行一定的威胁,但却必须要经过澳大拉西亚的势力范围。
单独面对澳大拉西亚已经让岛国人倍感压力,要是再彻底得罪英国人,岛国在太平洋的争霸上就彻底没有胜算了。
作为一个岛国,岛国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海军的强大是至关重要的。但偏偏英国才是此时海军最强大的国家,要是得罪了英国人,岛国的海军将会被英国全面封锁,岛国的陆军再强大,出不了岛也毫无作用。
大英帝国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之后,作为英联邦的成员,印度,加拿大和南非也先后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虽然这场战争看起来声势浩大,但有些奇特的是,截止英联邦全面宣战的4月25日,主要战场仍然在奥地利。
纵使德国和法国爆发了战争,德法边境之间仍然没有大规模的战役和冲突。
这也算是德国和法国政府互有默契。德国并不打算过早将自己的兵力浪费在对法国的进攻中,毕竟此时尽快击溃奥地利帝国才是更重要的事。
而法国方面,虽然已经决定了参战,但他们的战争准备还没有完成,并且他们也不打算在英国军队到来之前,过早的将自己的主力投入到战场。
而英国人呢?乔治六世确实是主战派,但这仍然不能更改英国在乔治六世登基之前对战争毫无准备的事实。
英国人战争准备的时间远比法国更久。根据英国内阁的推算,第一批抵达法国的军队最早将会在半个月后登陆法国海岸。
但这些军队只是英国的常备部队,数量注定不会太多。在英国内阁的计划中,在两个月以内,英国投入到欧洲战场的兵力不会超过20万人。
这点兵力相较於动辄上百万军队的德国和意大利来说,明显有些杯水车薪。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英国政府对於战争的准备确实很少,英国军队现有的规模也只有不到60万人。
因为仓促参战的原因,英国民间对於这场战争明显没有准备,英国政府的总动员进度也很缓慢。
各殖民地也不用指望。英国比较大型的殖民地,最近的也是加拿大和南非这种,间隔了一个大洋或者一个大陆的。
英国殖民地兵力的主要来源,印度甚至和英国本土间隔了印度洋、地中海和欧洲大陆。
这些殖民地政府从宣战到动员再到派出兵力前往欧洲,至少也需要3到4个月的时间。
这也代表着,在战争的前三个月,其实就是法奥和德意的战争。如果奥地利军队能够拖住德国和意大利,为英国和法国争取足够的时间,英法的情况会好许多。
但如果奥地利帝国像波兰一样脆弱不堪,恐怕接下来的几个月,局势将会变成法国单独对抗德国和意大利。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