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肯定是缺的,这不,在向德川幕府陆续出售了6艘老旧沙船、8艘老旧福船后,福王府目前还有淮甲船36艘、淮乙船25艘,运力已经比之前最高峰时下降了许多。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为了保障济州舰队,在宁虎的要求下,金泰至今已经协调了6艘淮甲船给舰队方面,这就导致了目前最高峰的时候也只能一次性运输45004800名移民前往虾夷地、南湾、热泉和黑龙江,进而导致了相当多的移民不得不滞留在济州岛上眼下云梯关的难民由福海号名下淮乙船运往济州,然后在济州中转后,乘坐淮甲船前往北方海域。
既然缺船,为什么宁虎宁愿停掉唯二沙船生产线中的一条,该去生产什么运输吨位很小江口乙型的载荷只有48吨,江口甲型的载荷更是只有35吨而已的江海桨划船呢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宁虎希望剩下的那条沙船生产线也改成了运输型淮丙船的生产线淮丙船的运载力较同吨位的淮甲船差了20,但平均航行速度却快了50,因此实际上更经济另一方面,现在从河南等地把难民接出来的任务也很繁重,单靠从淮安等地船场购买内河船只不但费用支出较高,而且拿船的速度也快不起来因为各地内河船场首先要满足明廷用船的需要,因此很有必要自行生产一些。
鉴于一条沙船生产线上的人手足以满足同时开工两条江口型桨帆船的需要,因此,宁虎觉得这样的交换比还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朱由崧并没批准宁虎的提议宁虎其实是后知后觉了,因此,现在转变生产线,已经晚了而是下达了抽调济州岛船场生产人员,组建江口型桨帆船生产线的命令。
如此一来,济州岛船场的生产线也一样达到了4条另外3条全力生产150250吨级的淮丁船,前者是军用联络巡逻船,后者是商用捕鲸船与维持4艘武装淮丙船生产的虾夷地船场一样,成为福王府名下最主要的船只生产基地。
并且,与生产速度很慢的虾夷地船场不同,济州岛船场的生产速度则是很快的1艘150吨级的淮丁船只需要6个月就能造好,1艘250吨级的淮丁船只要8个半月就能造好;江口型的生产就更快了,80吨级的甲型只要3个半月,110吨级的乙型只要5个月就能完成建造了若不是原料上的限制,只怕船员的培训速度都赶不上船只的下水速度
“工匠都上岸了”
得到确认后,第二分队分领龚楠和出任海洋岛王庄分庄级别庄头兼第二分队监军的李高商量了一下,这才决定道“李公公留在岸上负责督促施工,淮丙十三号在太平湾外进行训练,并防止可能的袭击;淮丙十一号护送淮甲五号、六号、八号回济州岛运输后续物资及补给;淮丙五号和淮丙六号前往鸭绿江口巡航;淮丁十四号、二十号、二十七号分别前往朝鲜安州、南浦以及白翎岛以南地区巡航。”
李高随后冲着3艘淮丁船的船长补充道“一旦发现没有缴纳通海费的朝鲜船只,立刻回航通报,勿使其有逃脱之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