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良心大作(1 / 2)

北美开始点映《英雄》的同时,罗南也关注了一下东方的电影市场,毕竟《英雄》是东方电影市场发展的标志性或者里程碑式的电影。

使馆影业东方分公司也第一时间收集到了真实的市场反响。

《英雄》这部片子可以说获得了巨大成功。

像这种电影,关键还是票房,用“热映”二字来形容毫不夸张。

市场不是一般火爆,那么冷的天,下着大雪,观众排着队去买票,有许多十几年都不进电影院的人,也能自掏腰包走进影院。

这是东方电影人企盼多年的一种景象。

张白帽和张国师做这部电影,就是奔着市场、奔着票房去的,也预测着不会砸,但也只想着是五六千万票房,顶多到头了是八千万票房。

但上映一周,票房达到了预期,可以说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东方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展露出了冰山一角,给了东方电影人和电影产业很大的信心与希望。

好莱坞如今公认东方电影市场是“尚未开掘的钻石矿”,开掘它、占领它,这是罗南下阶段要花费大力气去做的工作。

《英雄》带来的不仅仅是票房,还有近乎全民关注的热议,虽然比不上当年被领导人直接点名的《泰坦尼克号》,但也差不了太多。

随着票房的飙升,报纸、电视、网上对《英雄》的报道、议论也是热浪滚滚、争议不断。

很多时候,争议对一部电影来说并不是坏事,好莱坞一些电影甚至挖空心思引起巨大的争议。

在东方,还形成“保英”和“倒英”两派,很是热闹。

那么多人都来议论《英雄》,说明大家对《英雄》在意,这也是好事。

总比推出一部片子,悄无声息,没人理没人看要强。

比起东方“保英”和“倒英”两派的争议,《英雄》在使馆影业的口碑营销运作下,几乎获得了从媒体到观众再到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随着点映时间增加,越来越多的观众看到了这部片子,相关的口碑也纷纷解禁。

以职业影评人作为打分依据的烂番茄网站更新了《英雄》的烂番茄指数,影片不但标记为新鲜,新鲜度更是高达百分之九十六!

就连由影迷打分的爆米花指数都高达百分之九十二!

idb方面,用户平均打分82分。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相关的评分数据会不断下降,但能有这样的口碑,不说其他的,使馆影业的口碑营销最起码是成功的。

这些代表《英雄》口碑的数据,并不比狮门影业发行的《上帝之城》差。

后者的烂番茄新鲜度为百分之九十五,idb均分88分。

但两部影片的北美票房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英雄》点映十天,北美票房累计789万美元。

《上帝之城》只有17万美元。

两部影片的放映规模都没有扩大,在奥斯卡投票即将到来的时候,盲目扩大放映不利於口碑控制。

这种冲奖影片只要质量有一定保证,口碑就像是围绕着影片产生的所谓绯闻一样,都会受到运营方的操控。

如同很多绯闻都是特意炒作出来的那样,冲奖电影的好口碑中,不可避免的会掺杂许多水份。

罗南对於《英雄》的各方面工作都很满意,东方市场的反响也在预料之中。

不过,影片目前就在东方上映和北美点映,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放映,会在奥斯卡提名甚至北美票房堆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

《英雄》在东方的火爆其实也有利於使馆影业的国际发行,东方毕竟是大国,对周边影响力巨大,整个东亚乃至亚洲的泛太平洋地区,甚至都会受到积极影响。

罗南记得一些,曾经这部《英雄》的国内票房高达近2亿5000万软妹币,在东方电影市场的年度票房总额中占比高达百分之四十。

虽然后来“倒英”派占据了绝对上风,导致《英雄》负面口碑成为主流,但谁也不能忽视影片对於整个市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而且等到十年之后,为《英雄》翻案的声音络绎不绝,很多人包括当年“倒英”派的积极分子,都说低估了这部影片。

确实,当年很多人骂《英雄》都出於从众心理,有种痛打落水狗的心态。

另一方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起后面很多名导的商业大制作,以及张国师自己的商业大制作,《英雄》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能算得上一部良心大作。

像《三枪》以及那些团体操电影,比《英雄》的质量差多了。

新的一周到来之前,罗南专门去使馆影业了解了一番《英雄》的宣传公关事宜,这些具体的工作,使馆影业都有专业团队负责,已经不再需要他亲力亲为,只要把控好大方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