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感言(1 / 2)

逆袭1988 拾寒阶 2890 字 5个月前

四月份最后一天,笔者在此感谢一直陪伴本人、本书的每一位读者,感谢你们的不离不弃,感谢你们的订阅、打赏,感谢你们投出的每一张月票、推荐票。感谢三组的编辑维妮美女对本书的照顾。

本书写到了将近400万字,后期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王林现在事业和感情双丰收,以后将发生哪些荡气回肠的故事,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个月又有作者不幸猝死,让笔者物伤其类之余,也深感身体健康的重要,下个月开始,更新将调整到白天,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多更新,希望大家多多订阅正版,多多投票支持。

明天是五一劳动节,祝大家玩得开心,高高兴兴出门游,健健康康回家来。

又到了月底求月票的时刻,大家看看还有票的,请投给本书,不胜感谢。

拾寒阶敬上

2022年4月30日

那人接过王林的证件,仔细的看了看,问道:“你叫王林?你们爱秀集团的老板,不也叫王林吗?”

王林哈哈笑道:“我看着不像老板吗?”

李文娟骄傲的道:“他就是王林!他就是爱秀集团的老板!是你们厂里请我们过来考察的!你知道他的时间有多么宝贵吗?你还耽误他的时间!”

那人哎哟一声,连忙用双手将证件还给王林,说道:“对不起,王总, 我不知道是您。欢迎来到我们公司考察。我们厂长已经吩咐过我们,说今天您会来,所以叫我们精神点。我们平时也不查岗的,今天因为您要来,所以我们才查岗,怕有坏人混进来。”

王林道:“你们这厂里, 还能有坏人混进来?”

“有过这种事,我们工厂里女工多,总有外面的男人混进来逗妹子玩。”

“哦!这种事, 还真是难免。”

“王总,您怎么一个人来了?”

“喂,我不是人?”李文娟生气的问道。

“对不起,我不是这意思,我是问,我们厂里的领导,怎么没有陪同前来。”

王林道:“我来的早,他们估计还不知道我来了。我先进车间看看。”

“王总,请。这位女同志,你也请。”

李文娟嘻嘻一笑,跟着王林走进车间。

王林对那人说道:“先不要通知你们厂里,我想先看看情况。有你们厂里的领导跟着,工人们的真实情况, 我就看不到了。”

“是,王总, 我听您的。”那人恭恭敬敬的说道。

王林点点头, 往里面走来。

纺织厂的车间大同小异,只是生产机器的摆放有些不同。

王林走进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交接班,一片忙乱,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俩。

“姐夫,他们车间跟我们的车间不同呢?”

“你去过纺织车间吗?就敢说不同?你经常去的,那是服装车间!”

“我去过纺织车间好不好?你当我不下基层呢?”

“呵!你还把自己当领导了?”

“我本就是领导好不好?我都是你的副总了,还不算领导?”

纺织机械飞速运转,银色天丝飞舞成锭,棉锭在织布机的哒哒声中,变成了宽窄不等的棉布、混纺布等高档面料。

安纺厂不仅见证了庐州盛极一时的纺织黄金时代,更是和其他纺织厂一起将庐州的纺织业推到了全国领先的高度。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八十年代,安纺厂迎来了鼎盛发展期,这个时期的工人也是最多的。

而身着光鲜亮丽的碎花裙纺织女工也是安纺厂的一道靓丽风景。

随着工业洗牌,城市变迁,安纺厂也没能摆脱行业洗牌的命运,渐渐显出了疲态。

虽然说今时不比往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么大的企业, 一时半会还是能撑下去的。

就像申纺厂一样, 哪怕没有王林, 自身也会实现产业转型,职工分流。

王林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一现象的提前到来。

大型纺织厂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地方。有便利店、酒楼、农贸市场、购物商场、医院、小学、中学,还有酒坊、压面坊、香料店等。

一个大厂的没落,会影响到周边几万人的生活。

王林问李文娟道:“你知不知道棉花是怎么做成衣服的吗?”

李文娟道:“知道啊!我就是管理服装厂的,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王林道:“那你知道有哪些重要的工序?”

李文娟道:“把棉花变成布,再把布做成衣服!”

王林道:“严格来说,是有四道工序。将棉花制成纱线,把纱线制成布,把做好的布拿去染,剪裁布料做成衣服。其中每一道工序又有很多细分的工序。刚采摘的棉花里有许多的棉籽,叫做籽棉。籽棉经过机器加工后,棉籽就会和棉花脱离,之后的棉花就叫皮棉。”

“这些我就不知道了。”李文娟老实的回答。

王林道:“皮棉打包后,会被吸进打棉机里,被不停地打。等皮棉变得柔软后,又被吸入一个大棉箱里进一步除杂,变成棉卷,这样的棉卷叫做生条。工人们还进行二次梳理把它们变成熟条。熟条再经过梳棉机的整理,从而变成精梳棉。这样的棉花质量高,价格也更高。做衣服的棉布一般都是精梳棉织成的。经过纺线、织布、染色、晾晒、裁剪、缝纫等环节,才能做出各式各样漂亮舒适的衣服来。”

李文娟道:“姐夫,纺织工人真是了不起!”

王林道:“是啊!所以过去的纺织工人是了不起的一个职业,很多人都以进纺织厂为荣。”

他俩在车间参观,看机器的运作,看工人们的操作,看工人和机器的配合。

“姐夫,你觉得安纺厂和申纺厂,哪个更好?”

“差不

多。”王林道,“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差不多,最大的区别在於销售市场。国内的纺织行业现在是超饱和的,所以对出口贸易特别依赖。”

李文娟道:“难怪大家都很重视广交会。”

一个工人看看他俩,问道:“喂,你们是做什么的?”

王林笑道:“过来参观的。”

工人笑道:“你们又不是学生,过来参观做什么?”

其它工人都哄堂大笑。

王林问道:“经常有学生过来参观吗?”

“有啊!都是学校组织的,来我们厂里参观,回去还要写观后感呢!有些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就会找我们厂里人帮忙,两块钱一篇,五块钱一篇!”

“啊?还有这样的事?”王林失笑道,“你有没有帮人写过作文?”

“没有!我也不会写。会写的只有几个人。”

“工作累吗?”

“活着就累!工作就没有不累的。不是劳心,就是劳力。”

“有道理!你这心态挺好。”

“你们是哪里来的?哪个单位的?就你俩?”

“我们从申城来的。”

女工一边操作机器,一边瞄了他俩一眼:“你们是夫妻?”

王林笑道:“为什么这么说?”

“我看你们有夫妻相!”

“啊?那你看走眼了!她是我妹妹!”

“那就难怪了,反正看你俩有些地方挺像的。”

李文娟又是羞涩,又是无语,还带着几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