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操阅(1 / 2)

逍遥侯 大司空 1905 字 1个月前

各县的乡军入驻了校阅大营之后,校阅总指挥廖山河隔三差五的,就要折腾折腾乡军的战士们。

这些乡军的士兵们,经过各自村正和亭正的不断训练,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种队列、进攻前进、掩护后退等课目的战术要领,如今却经常在凌晨三更天突然被叫起,被命令全副武装的急行军二十里。

全副武装的急行军二十里,这是整个李家军早饭前的保留节目,也是李中易最重视的常规训练课目。

中原地区的农民,绝大部分都不会骑马,而养一匹合格的战马,以及培养出一名合格的骑兵战士,对於农耕民族而言,不仅成本极高,而且代价太大!

这些曾经的土农民们,别的本事没有,挑一百多斤粮食,一天赶几十里,甚至是上百里路,倒是家常便饭。

农民们虽然没啥文化,生活习惯也不好,还很迷信。可是,论吃苦耐劳的精神,淳朴的农夫们远胜於城市里的达官贵人、大富豪、大地主,乃至小商小贩。

扬长避短的发挥所长,有什么国力条件,就做什么样的国防准备,打什么样仗,这才是最符合兵法正道的国防政策。

总而言之,让每个乡军士兵都有马,并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骑兵战士,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儿!

所以,李中易从河池起家之后,就一再强调的长途奔袭能力,不论什么时候,都显得格外的重要!

以快制慢,一直是草原民族克制农耕民族的法宝,核心载体就是大量的战马!

以高机动的海军,制约缓慢移动的陆军,必定是未来的军事发展方向。比如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英军,以很少的人数侵略大清。海军舰队载着陆军官兵,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最后逼迫清廷签订了令英国人满意的条约。

元宵节过后,大周的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里,就显得异常之忙碌。

如今的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的知枢密院事一职,一直空缺不置,只有几位同签书枢密院事以及枢密都承旨,协助李中易分管军政。

此前的李家军中,最高等级的军事部门主要是:掌管军政的枢密院、掌管军令指挥和训练的总参议司、分管银钱、辎重和物资的后勤司、掌握军法执行大权的军法司,以及分管政工的镇抚司。

李中易充分吸取了武人干政的教训,在他之下,一律不设置副统帅之类的职务。其中的核心目的,就是避免军权旁落於他人之手。

就朝廷明面上的军事体制而言,枢密院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最高军事部门,然而,李中易实际上只把枢密院当作是类似於总政治部的军政部门。

枢密院实际上的最高长官——同签书枢密院事,和总参议司、后勤司、军法司、镇抚司的最高长官们,等级一样,品级相同,大家都平起平坐,不分高低。

值得一提的是,李中易把军队的军政大权一分为二,由枢密院和镇抚司共同掌管军队的人事大权。

在东北亚的小国曹县,真正意义上最有实权的军方将领,既不是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也不是人民军总参谋长,而是总政治局局长。由此可见,军队人事大权的绝对重要性。

校阅大营里,一个都的乡军士兵,正列队於大校场一侧,静静的等候上边派人来校阅他们。

不大的工夫,检校副队正李正青手抚着腰间的佩刀,迈开大步,昂首挺胸的走到乡军队列的前边。

“全体都有,立正!”带队的亭正贾秋盛扯起大嗓门,喊出了响亮的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