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7 章(1 / 2)

刚刚让你跳舞不跳, 现在大家已经不想看了。虽说杨贵妃腰肢似柳, 鬓发如云,艳冶, 容光夺魄。皮骨出众,软温新剥鸡头肉, 润滑初来塞上酥。但谁也不缺美女。

杨玉环在嘤嘤抽泣,马嵬坡兵变,后有追兵,周围士兵马上就要冲进来杀人,那时候皇帝和自己洒泪分别, 是无奈之举, 兵变了, 如果自己不自杀,那些粗鄙的武夫会冲进来杀人。浑浑噩噩的过了这些年,忽然重逢,怎么对着一个矮小瘦弱的持剑少年, 皇帝也闪身躲开呢。

对面只有一个人啊, 就算是远处那些凶神恶煞的人,也不多。皇帝, 皇帝他明明那样的爱我, 那样的离不开我。从死后到现在发生的事恍恍惚惚记不清楚,可是来时路上,鬼卒们都嘲讽皇帝的一片深情。

就这样深情陛下闪的也太快了还有武惠妃,我见了她, 我这脸上实在是难堪

李隆基到不觉得怎么样,他相信自己,不论哄哪一个女人,都能哄的回心转意。除了高祖和太宗,他谁也不怕。高宗祖父他可是著名的体弱多病,他要亲征都被拦下了。

赵飞燕在旁边嘤嘤嘤的抽泣,她生前为了保持身材,进了宫对着珍馐美味,也不敢多吃,稍微尝几口就放下了,等皇帝死后才吃的饱饱的。结果皇帝更喜欢胖乎乎的妹妹,这还有个会跳舞的胖女人,一摸就知道,一定跳的很不错。我当年何必饿的看金银珠宝,锦缎霓裳来充饥呢,原来能多吃点。

李治一拔剑就显出来了,他一点都没偷懒,虽然平时温温吞吞,一副性子柔和什么都没干的样子。日常伤心了总是往妻儿身上靠,身上还带着药味,挽起的发髻倒像个道士,带了一只精致的玉冠,没带帽子或幞头,额前的碎发萌萌的搭在额头上。一件浅蓝色的圆领袍,系的歪歪斜斜,明明是二十多岁的面容,硬是被他打扮的只有十几岁的模样。为的是在长孙皇后面前假装自己还是个宝宝。

随着缓缓拔剑,他整个人的气势为之缓缓提振,温和的表情上也显露出一丝锋芒,眼神在李隆基身上一扫,二人身高相等,只是李隆基稍壮一点,也可能是胖,差别并不大。

李隆基感觉有点不对劲。

李治年幼时被阿耶抓去晨练,后来也坚持比划比划,强身健体,眼睛不好之后只是换做不开刃的剑,还是活动活动,舒展筋骨。到死后可不一样了,自从能出去之后阿耶常常带他出门,除了让他记录一些事之外,就要自己的熟人教他,磨砺他。李世民计划等自己离开帝镇之后,雉奴要有力压群雄、揍得过武媚娘和一切子孙的能力。磨的李治更希望自己是个宝宝了,每天完成功课之后,沉稳的瘫软休息。

他不喜欢打人,更不喜欢亲手杀人。还没动手,自己先红了眼圈,哀怨的看了一眼武曌,你要是表现好点,现在就可以替我上了对李隆基的起手式很简单,斜着着轻轻一点“来。”

李隆基“我赤手空拳,如何与高宗较量。”

围观群众“好像有点不公平呢”“凭什么给他公平我们日以继夜的抚慰冤魂时,他做什么呢公平吗”

“活该活该”

“自作孽,不可活。”

正如武惠妃所说,狗男女。

皇帝们刚开始不介意什么公爹儿媳共度十四年的故事,就茶余饭后的笑谈,有点刺激,批判性的谈论,说一个不知廉耻,另一个也不知廉耻,才凑成了一对。到后来就希望那天皇宫起火烧死他俩,每个朝代的皇宫都经常起火。

到最后就开始怅惘,李瑁被抢了老婆,李亨战战兢兢,这俩人怎么就没使用唐朝传统艺能,甚至是帝镇传统艺能谋反,干他爹的。

皇帝们替今人着急,替今人筹措如何谋反,探讨的结果是李隆基的戒备实在是太严密,敌不过,真没办法。

李隆基发现自己真是不得民心,武惠妃攥着一根棒子,一点都没有要抛过来给自己使的样子,哦,她拿那东西当手杖呢。左右看了看,这屋门口收拾的干干净净,只有一把小扫帚,一个瓢,显然都不能当做武器。

李治又用剑尖斜着向他的脸虚点了点“来。”在宝剑的几种对练的起式中,这是比较傲慢的一种。

唐玄宗有点乐观的想,或许高宗的气势突然拔升,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而是他之前光华内敛,半点都没有泄露。是对比强烈而已。谁年轻时没练过拳脚谁没想过空手夺剑他对自己总是很有信心。

虎虎生风的攻向祖父,只要快速近身,剑也无用。

李治侧身闪过,足下敏捷的类似于蹦蹦跳跳这是被尉迟敬德举着槊逼得狂蹿的步伐,这是被李勣提着烧火钩子抽在肩膀上的步伐,这是被程咬金追到上树的步伐,这是阿耶用木剑敲头的步伐看似轻盈飘忽,实际上重心极稳。

只一剑,就逼得李隆基的拳头漏了个破绽,闪电般的速度,撤剑又刺过去,含声发力“咻”

剑也出声咻

一剑刺入李隆基的软肋。

剑招还是一样的剑招,只不过他的手脚的速度更快,力量也更强。

李隆基o﹏o祖父这么强难怪武后在他生前始终不敢造次。

武媚娘oo九郎这么厉害吗那平时跟我推搡时怎么会推不动哎呀,我实在是不解风情。他那里是推不动,分明是不想推动。

迎上前去“九郎果然神勇。”

李世民 ̄︶ ̄将近四十年的训练非常有效哦,名师出高徒。拿出训练成千上万士兵的精力来训练一个人,当然卓有成效。我不要笑得太开心。

杨坚看他乐的露出一嘴玉白牙,也只是微微扭头看向别处,虽然皇帝们都不肯泄露他们现在的身份,在言谈中难免泄露一些信息,一些他们看做寻常,但对不同部门的人来说能称得上机密的事。这正是李世民极力把宗室推到地府各部中的原因,有些事只有内部人士才晓得,这或许算是安插人手,但在所难免。

谁都知道,王谢卢萧那些氏族在死后就是这么干的,并没有对地府的集权制造成任何威胁,也没有影响到法律的施行。毕竟地府管控的严格,犯错又会被重罚,两种不同的状态遇到一起时,更强大更坚定并持有武力值的一方能同化对方。

李渊道“妙儿,在地上画个圈。”

李妙儿答应一声,蹲下在地上画了个小圈圈,大约有香瓜那么大。

李渊“”

你是不是傻

“我要画地为牢,把李隆基关起来。”

“噢噢噢我明白了。”李妙儿画了一个直径四尺的圈儿,能站能坐,就是不能躺着。

刘欣问“她是突然这么蠢,还是一直就这么蠢保持了刚死时的头脑。”那么小个圈儿能有什么用

李妙儿“我可画完了。”说罢,冲向刘欣。

刘欣别的不行,现在就三个特长数学好、嘴欠、跑得快。

分别是工作、娱乐、安全保障。

叫李隆基在圈里呆着,敢擅动一步,就让太宗过去把他钉在地上。

李隆基自然是不敢动。

现在李唐皇帝都在等宴席散去,询问或讯问这两名妇人。一个武惠妃,唆使皇帝日杀三子,一个杨贵妃,让皇帝陷入骄奢淫逸的生活中,提拔全族亲戚,杨氏的权势熏天,就连公主皇子也不得不躲避锋芒。

现在罪魁祸首李隆基已经被狠狠的责罚了两次,现在可以暂时告一段落,探究一下这两个妇人是教唆还是从犯

婆媳姐妹二人的神态古怪,一个含怒注视着前任儿媳现任情敌,另一个则略带点羞愧和骄傲的回避。这羞愧大家都能理解,但是骄傲有些没来由。

等了一会。其他皇帝问“还不开始吗”

“我们就是为此而来。”

“别觉得自家丑事不能拿出来与人分说,你们小时候先学的是我们家的丑事。”唉,谁家皇帝开蒙不是史书呢

“杨氏五家做的事人尽皆知,权倾朝野,逼走权臣,公主驸马都不敢得罪,啧啧,非同小可啊。”

“高祖杨汪,字元度,祖籍弘农华阴,官至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明习法令,果于剖断。与百官论学论儒,无人能敌他。后被李世民所杀。”我怀疑我那个偷偷改名的同僚就是他。

李世民想了想“我忘了。应该是的。他的文章不错。”

武曌问“曾祖杨令本,贞观年间官库部郎中、金州、沂州刺史,是个廉吏。

父杨玄琰,官蜀州司户,刺史衙吏,开元十七年,因罪下狱,卒于狱中。

时年杨玉环十岁,由叔父杨玄璬,河南府士曹参军抚养。是不是”

别看这官职不高,家里可不穷。弘农杨氏的分支,名望很高,家传的做官治民的学问,甚至不能算是落魄贵族,只是暂时在蛰伏的贵族。公主结婚要请一个士曹参军养在家里的侄女参加,惠妃和皇帝一说要这个儿媳,皇帝就同意了。为什么

只因为她姓杨,然后才是生的貌美,能歌善舞,善于吟诗作赋,才华横溢又伶俐。

杨玉环含泪顿首“是。我父祖若知陛下挂念他们,必然感激不尽。”

李渊问“你读过书么”

“读过一些。上过私塾。”精通音律就得读书学诗,这样才能体会其中境界,融入乐曲中。

“既然读书就该知礼。”

杨玉环抽泣道“三郎对妾一片赤诚,百般哀求,又以势相逼,妾承受不起,只能依从。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到如今落得如此下场。当初在马嵬坡,饮了金屑酒不见效,又被人缢杀。妾悔不当初。”

武惠妃言简意赅“呸说什么悔不当初,你怎么不殉情呢”

“我若死了,恐怕寿王也不能”

武惠妃“呵呵,人不要颜面吗他接连遭遇不幸他心里一定难过,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

杨玉环反驳道“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

李世民打断她们“闭嘴。列女传没读过没学过母仪、贤明两卷长孙皇后的女则为天下妇人之原则典范,足与周礼比肩,教后妃如何劝勉皇帝约束家人,朕刻印刊行天下,你也没学过”

这要是个乡野村姑,大字不识几个,贪心不足还能理解。学过道理,偏偏不做,这就该罚

唐太宗的帝范和文德皇后的女则堪称模范皇帝工作手册和做皇后的原则干奥利给别名如何哄好丈夫、管好孩子和家人。

女则里写的清清楚楚,要节俭,每年做几十套新衣服就可以了,用不了的东西不要做,欣赏不了的美景不必修建。劝皇帝勤政并鼓励他,让他松弛有度,以便继续好好工作。但凡利国利民的忠臣一定要保下来,有用,皇帝生气就好好哄。天下是我们家的,要好好经营。把娘家人管好,不好让他们作死或成为蛀虫,祸害我家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