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2 章(虫)(1 / 2)

独孤贵妃贞懿皇后来到帝镇的一瞬间, 不论是又香又脆踩着高跷的李隆基,还是在旁边看热闹的其他人,以及纠结痛苦在旁边轻声哀求的李旦李亨李倓,都惊呆了。

太美了光耀绝伦, 姝艳异色,这是能令人窒息的美貌。以美貌入侍果然名不虚传她脸上还带着泪痕, 更添了荷花带露、梨花带雨的娇艳容色。眼中还含着泪珠,看到这里的情景又吓了一跳“都尉”

送她前来的都尉一向严肃,今日也不免柔和了一分“何事惊慌”

“我平生谨慎, 不曾犯错, 何故送我到地狱来”

这才给她解释原委。她入宫时,在安史之乱之前,远远的也见过唐玄宗的衣摆李豫再三嘱咐她不要让皇帝看到她的脸,唐肃宗有些陌生,也远远的见过一面。更熟悉的人是李倓“承天皇帝。”

“是我。”当年兄弟聚会时, 从不避讳妃妾。

“陛下在宫中悬挂承天皇帝的画像, 时常思念。”说起来陛下好惨,以前只是思念兄弟, 去年我们可爱的女儿病死了, 他数日不思饮食, 今年我也撑不住病死了,皇帝一定很伤心呜呜呜。

无需赘言,独孤贵妃生前虽然独宠,却低调安分, 皇帝也很有自制力,没让外戚权倾。

就俩字,安全。

做了简短的交接之后,就走了。

李倓介绍到“这是我给兄长修建的房屋,能力有限,比不得宫殿。嫂嫂只管安住,地里这些庄稼等秋收之后,明年改种花草。”一座完整的、一排五间屋子房舍坐落在顺位的宅地中,油漆彩绘都完成了。种地嘛,是读书练武之余闲的没事,耕读是优良传统。

李世民远远的看了一会,看那边叔嫂二人虽然对面谈话,但相隔一丈远,李倓低头不看她明艳的脸,独孤氏也低头不看长得像陛下却加倍英姿飒爽年轻的承天皇帝。这很好。

独孤氏小声问“玄宗皇帝何故如此”孝子贤孙从来不怨皇帝,只能婉转的怨贵妃不贤良,还有反贼安禄山不知感恩。别问,问就是皇帝祖宗不能质疑。

李倓脸上有些尴尬,借故走开“我去收拾一下。”真从屋里拎出来几罐大漆,十几把刷子,还有一块磨石。

李亨也爱看漂亮儿媳妇,别误会,没别的意思,只是美人如玉,她一身素色衣裙站在这里,浑身上下浑同一色,手和脸到比白绢更白些“玄宗皇帝始终不肯悔罪,故而列祖列宗愤懑难平。”

私下里求情时问过当然求情了,父亲天天被殴打,他脸上也没光彩祖宗们一致表示,每次回家看到他推脱责任、死不认错、摆出一副假强项令的表情、一副我很无辜的表情时,本来平息的怒火就又翻腾起来,越看他那个不屈的表情越愤怒不屈夸耀功勋你还想反击

他也问过父亲为什么从不认错,李隆基表示刚开始是我错,可我已经受了惩罚,还拿我泄愤,还没完没了,哪有一点像历史上那样神武非凡、心胸宽宏的样子。看看他们对我做了什么就算被安禄山抓住也未必会如此尤其是看到武曌耀武扬威,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她竟然把我过继给孝恭皇帝李弘,我爹是太子,把我过继出去,显然是在我小时候就提防我。还有那可疑的闹鬼。

横的碰上楞的。两边一杠上,再加上高祖太宗不需要考虑社会影响、皇室颜面、天下表率,本来几年时间就能结束的惩罚,就蔓延至今。当皇帝的岂能揪着对方的脑袋明说认错忏悔就饶了你,否则打到认错为止都是暗示,祖宗们等着他接受到暗示道歉认错,他等着祖宗们接受到他悔不当初的暗示反正我说什么都没有用。

李旦也喜欢看漂亮温柔儿孙媳妇,缓缓走过来,叹了口气“刚强傲慢啊。”听说我娘当初道歉的速度飞快,赶在太穆皇后动手之前认错。

唉,我以为隆基能一到帝镇就哭拜在地,捶胸顿足,痛哭流涕,极端一点按照突厥礼仪割伤面颊剪断头发以示哀伤。结果没有,隆基看起来挺舒展。他若痛哭,只是被骂几次就好了。武惠妃和杨玉环都哭拜在地,现在就不再招收额外的惩罚,只是干活,搁在一起做困兽斗,也是,后妃懂得讨好人,皇帝已经忘了。

独孤贵妃明白过来,松了口气,等着一会尘埃落定了过去拜见祖先。

赵合德用力把姐姐推醒,拉她起床“快来快来看,独孤贵妃貌美非常。”

“我见过独孤伽罗,也就那么回事。”

“不对,你忘了阿骜说的独孤贵妃和独孤皇后不是一家人。”

赵飞燕揉着眼睛脚下发飘的走了出来,大叫一声“我的天哪你真长得这么好看”看呆了这姿色能与我不分伯仲好家伙丰润美艳,力压杨玉环杨玉环最近不打扮。

独孤贵妃微微惊讶“这位皇后是”看起来不像大唐皇后。太瘦,太轻盈。

“赵飞燕。”

“环”环肥燕瘦竟然都能看到,不知道赵皇后与杨贵妃一同起舞、斗舞是何等的风姿。哪能直呼环肥燕瘦呢,这是文人戏谑的称呼“还音huan是留仙裙最动人。”

赵飞燕“有眼光我还以为唐朝都喜欢杨玉环那样的胖女人呢。”

杨玉环气的捶窗子,她不胖只是脸圆胸大。

一个相当优秀的皇帝,一个不夺嫡不奢侈、给家人求官也有限度的美貌贵妃,自然是安然住在丈夫的大房子里,遇到尴尬的事及时避开,平时在一起闲谈时,也透着一股宁静温柔与世无争的气息。虽然忧愁,不减姿容。

武士彟带着一些东西前来,依然是被壁垒挡住,只能互相丢东西。他本来愤恨武媚娘,这前些年被高宗李治拜托,有了暗中观察的身份,态度就好了一些。武曌当然高兴。

隔着壁垒道“杨玉环又织了许多匹绢、绫、绸,我们做了帷帐和衣裳,还有不少富裕。这些素绢是寻常物,阿耶怎么能卖出如此高价呢”郭圣通拿去的那些卖的也贵,只是不到这么贵。

武士彟淡然的负手而立“自有妙计。”

当然不能直接卖,先拿去染房染出比时兴更大胆、复古的花纹,制成衣裳,凭借地府的人脉,把衣服送几件给贵妇公主现在虽然不提身份,可是姿容气度都异于常人,她们穿着上街走走,妇人们就都想跟风,别人家还没做出来呢,只有自己家有,嘿嘿嘿。

太真公主那里,李白还时常去找她,依然不搭理王维,争风吃醋嘛,这可不是为了公主的权势开始时是,现在似乎已经不是了。

武曌又问“我听说在整个阴间,只有帝镇中有蚕,别的地方连蚊虫都没有。”住了这么久,还是觉得很奇怪,没有蚊虫,却有牛羊。

武士彟道“没错,但并非奇货可居。陪葬物中的丝绢虽然不多,但烧化的衣服不少。”陪葬时都选那些看起来坚固不坏的。

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了一阵子,问了问武士彟怎么解决了那烦人的劳役,听说不能花钱雇人服劳役,只能自己去。

“哦,有办法的。山上的小路需要重修,我应承了。”武士彟把服劳役改成承包修路工程,虽然没敢克扣款项,还自己往里搭钱,但无形的利润才是真正的利益。而另外几十个机智的大商人抢到了各种环绕都城的项目,只要不离开城池,就不耽误做生意。“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武曌沉吟了一会,低声说“我看镇长的位置不错。”如果不能出任高官,这是备选。如果将来可以入仕,而且上升的路途没有阻塞,那就努力奔着阎君的方向前进。只怕太宗先人一步,并把我压住。

“哦镇长能让位么”

“未可知。汉武帝潜心做学问,诗赋数术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所不包,职务又很清闲。”

武士彟问到了终点“你打算怎么做我能帮什么忙再过些年,如果我还没有修行,就该走了。”在地府当差可以避免传说中在地府生活二百年之后要面临的五衰,但他不想侍奉别的君王。哪怕阎君是神仙,但是我爱李渊。

“这是个小目标,还没有计划。”

二人分别之后,李治早就等在远处。“陛下。”他把女儿的计划一说。

李治有点失望“居然和跟我说的一样。”

李渊敲他头“你以为会有什么”正如在人间,正途就是做官这一条路,不论是通过被推荐、主动自荐还是考试,就这一条路。

杜甫的诗流传到后世的,总共有一千多首,但他写的诗可不只这个数,唐朝有记录的接近两千,正如张若虚也不是只写了春江花月夜等几首诗。唐代时收集的很全,地府的书也很全,现在人间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

但虽说李杜诗篇万古传,要给俩人的诗刻板印成全集,太难了,加在一起三千多首诗,起码也要一千多块雕版。所以只有二人的精选集有雕版印刷,全集还是手抄本。雇个秀才鬼抄书可便宜了,也母本允许穷人交押金借回去自己抄。

李世民就借了两套书,杜甫生前全集,岑参高适生前全集,沉甸甸六七十斤。只有生前能出全集,死后再写的诗,广为流传的也凑不出全集,杜甫太能写了,出的杜甫诗阴间卷,出的再快也跟不上他写诗的速度。

书店老板扼腕叹息,借书的利润可少,看他头上的金簪,身上的团花锦袍,腰间的纯金蹀躞带,挂着的镶蜜蜡的吐蕃风短刀“我看您是显贵之人,何必借书回去自己抄呢您看这边有抄好的,抄书这人学的是王体,师承虞世南。不瞒您说,这可是我单独留给贵客的精品。”

李世民暗暗疑惑,他也师承虞世南,褚遂良也是,虞世南的学生大多是官员,怎么会轮流到给人抄书为生。走过去过去随手一翻,就笑了,就这个字,徒有其表无筋无骨,全篇肥肥实实的字,像是一碗鳝鱼羹。地府的鱼羹实在是少,稀少昂贵,数量不足。当年是他重点提倡写字要有骨力。

书店老板又指着墙上的一副字介绍道“这是李太白的酒醉狂草,真迹挂在酒坛子旁边,四舍五入就是和李白对饮啦。”

真迹倒是真迹,诗作写的也很好,提到了他在阴间结识的古人,依然是豪情万丈、高高苍穹的风格,只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副娟上会有中缝。

因为这件衣服来的有趣,是李白又又又没钱结账时,别人替他结账并求字。仓促间只有笔墨,没有好纸张,就脱下身上的新衣服,请李白题字在衣裳后背上,回家之后四四方方的裁下来,拆开中缝的缝线,两块布修剪好了,用宣纸在后面托好,一装裱,除了有一道浅浅的中缝之外看起来很完美。

“本来有两幅,杜甫给我写了匾额,换走了一幅。”书店老板得意叉腰,他有很多块匾,全是书法家真迹

太宗这才来了兴趣“有王羲之的真迹吗”提到王羲之时,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没有,隔壁有王献之和他们兄弟的。”

李世民叹气,王献之的字太妩媚了,怎么说呢,唐朝的皇后们写字都没有他那样妩媚也没他那么好。最后买了一副钟繇、一副卫夫人的真迹,钱不重要。推着借来的六十多斤诗集回去“李隆基,把岑参的诗抄三遍,杜甫的诗抄一遍。”别时间长了变成不识字不会写字的文盲。

李隆基长舒了一口气,感激不尽的站起来“喏喏我一定仔细写好。”终于能看见字了看来给刘邦送礼果然有用,汉高祖在汉朝之中虽然不像唐太宗这样人人敬畏,但他是真有本事。就是嘛,则天皇后真灭了唐朝,而我只是差点,凭什么她能安然无恙的持子媳礼,儿女成群听从差遣,拿杨玉环织的布卖掉,还享受生活。近年来太穆皇后回家就忙着揍我,都没力气找她的麻烦太不公平

刘邦我还没说什么呢。

唐玄宗岂能坐以待毙,这两年想起来可以迂回作战,既然爹和儿子在旁边装鹌鹑,孙子劝过也无效,就偷偷的给汉高祖用酒肴和陪葬品行贿,请他以非亲非故局外人的身份,来劝一劝唐太宗。就要两样东西,一个是自由,另一个是尊严。

刘邦不是很用心的劝,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今日看唐太宗忽然转变政策,不由得一拍大腿,暗叫不好。这小子现在没什么顾忌,将来要是到我这里撒泼可怎么办立刻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