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河套腹地(1 / 2)

第118章 河套腹地

蒙省五原县?

郭阳一时没反应过来在哪儿。

好在很快就有人拿来了几幅地图,有全国的,也有五原县的。

陈司长在地图上指出了五原县的位置。

“五原县地处黄河几字弯外侧,河套腹地,阴山脚下,现有耕地面积230万亩,是巴盟主要的粮食产区,以种植小麦、玉米、葵花为主。

近几年,当地常年超量引用黄河水灌溉,造成土地盐硷化十分严重。

人均土地的一半受盐硷危害,土地产出极低,严重影响着当地农民的家庭收入。

五原县已经在鼓励农民种草,对种草农户进行补贴,引进了草颗粒生产线,和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合同。

现有的50亩以上的连片种草示范田超过50个,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万亩。

但仅靠县里的力量是有限的,撂荒的土地依然年年增多。

郭总不是喜欢啃硬骨头吗?我想五原县应该合你口味。”

郭阳盯着地图看了会儿,大脑飞速运转。

这确实是块硬骨头!

盐硷地面积超过了200万亩!

但显然,作为自治区商品粮主产基地,现有的100万亩盐硷耕地是不可能给嘉禾的。

至於100多万亩盐硷荒地,郭阳又仔细看了看五原县的地理图,顿感枣手。

“陈司长,五原的盐硷荒地并不是完全连片的吧!

应该是分散在各个村镇,由於盐硷过重,村民撂荒而逐渐形成的盐硷荒地。

而在盐硷荒地的四周,就是农户们耕种的低产盐硷地。

所以看似有100多万亩盐硷荒地,但这个村子撂荒2000亩,另一个村子有1000亩。

等改良好了,

村民又该跳出来了,地方政府也就有了收回土地的契机。

最终嘉禾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骨头太硬了,很可能崩坏了牙口!”

郭阳连连摇头。

百万亩确实很诱人,但企业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巨大的。

农业部想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

但於企业而言,存在着太多未知的风险。

郭阳自然得趁机提条件。

陈司长说道:“政策上肯定有扶持,当地政府也会大力配合。”

郭阳试探着问道:“采用怎样的运作模式呢?农户的土地流转给嘉禾吗?”

陈司长沉吟了下,说道:“涉及的农户太多。”

郭阳瘪瘪嘴,

土地不是嘉禾的,嘉禾又何必要去趟浑水呢?

正色道:“只有土地集中流转,才方便统一经营管理,才能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这时,林部长敲了敲桌面。

“盐硷地改良是国家战略,部里也打算打造一批盐硷地改良典型项目区。

五原县就很典型,盐硷、沙化等土地问题严重,又是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

坚持土地集中流转是正确的。

但不一定全部交给嘉禾,地方也可以采取种植大户流转、村集体合作社等形式集中经营管理。

嘉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引领者的作用。

毕竟大多数农户对盐硷地改良技术没什么研究,对苜禾1号更是极为陌生。”

郭阳点点头,表示认可。

循序渐进,引领者。

这难度一下子就降低了。

随后郭阳又问道:“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

林部长说道:“部里只能协调水务、交通、住建、规划、国土、供电等部门,多部门合力,整合项目资金。

具体的盐硷地改良专项资金政策还在研究之中。”

郭阳抿了抿嘴,意思是得自筹呗!

“盐硷荒地的租金怎么算?”

林部长挑了挑眉,也大概摸清楚了嘉禾的顾虑。

“前五年租金免费,或者是由地方财政承担。”

“至於合同问题,有部里背书,至少短期内是不用担心的。”

郭阳心想,正常来说,5年时间刚好能够让盐硷地变为良田。

以苜禾的经验,苜禾1号种子贮备也够,只需要1-2年就能完成改良成良田。

再用2-3年回本,剩下的时间,就是净赚的。

30年的合同流转时间,能寿终正寝的毕竟是少数。

郭阳已经倾向於答应下来。

有上层背书,

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

双方初步达成了意向。

由部里牵头,嘉禾的专业团队和地方政府多次磋商具体的投资协议。

突如其来的惊喜,五原县政府一时被砸蒙了头。

让投资协议的谈判很顺利,

县里能给的政策支持基本上都给了。

最终,一份事关五原县200多万亩盐硷地的改良计划流露了出来。

在县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

五原县城西郊。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硷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

“盐硷地里种庄稼,十年九不收。”

这是近年来,五原县最常见的景象。

走在田野里,满眼都是荒芜,盐硷地和沙化并存。

郭阳仿佛想起了两年前。

那时的双桥村也是这般荒芜,天地间一片白茫茫,犹如积雪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