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如何实现质的飞跃
6月中旬,天气逐渐炎热,却也正是育种最繁忙的季节。
华夏却掀起了一场关於转基因食品的论战。
许多媒体都相继跟进报道,支持的,反对的,观望的,热闹非凡。
转基因食品已经潜入了国人的一日三餐,人们在市场上看到体型巨大的土豆、脂肪层超薄的猪肉,所作出的反应已经不光是惊诧。
而是要想一想,这是不是转基因食品?
我要不要吃这种东西?
在这种背景下,舆论上关於天玉1号的信息少了下来。
郭阳在窗前眺望着这座城市,
近两年,九泉肃州区的城市建设有所提升,绿洲环绕的城市外围格局已经形成。
南望祁连雪山,北通沙漠瀚海。
嘉禾集团近两年也为城市带来了发展贡献,时不时的新闻报道,也让嘉禾在这座城市里家喻户晓。
谢时杰已经去联系发稿了,郭阳不自主的就开始分析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
莫名的被人阴了一手,天禾虽然巧妙的祸水东引,甚至后续可能会对天玉1号的天豆1号的宣传推广起到助力作用。
可天禾也不是软柿子捏的,总要找回场子。
通过农业部的渠道,郭阳已经知道赖敏君参与了其中。
那老女人当初一来九泉就直接了当的问苜禾1号是不是转基因。
不怀好意。
但其背后是谁,却还是谜团。
国内玉米种企众多,行业集中度低。
要说最大的竞争对手,那肯定是登海种业、德农种业以及沙洲种业。
三家都有嫌疑,其中又以德农嫌疑最大,毕竟身处京城,有地利优势。
天玉1号对郑单958的威胁也最大。
郭阳思索了会儿,是谁在从中作梗并不重要。
就玉米而言,天禾种业针对的不是某一家企业,而是所有企业。
后续天禾的反击只会来得更猛烈。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执行降价策略,生产和营销部门联合研究后。
今年天玉1号的制种面积达到了10万亩,预计约2亿斤的产量,4月中旬就已经完成了播种。
明年的竞争只会更残酷!
郭阳想着,该去地里多转一转咯,不然他这个育种家可名不符实。
想到就去做,这会儿才下午两点过,还早,郭阳叫上司机老宋。
“走,下乡。”
天禾10万亩玉米主要分散在九泉和张掖,郭阳说的下乡自然是指的九泉境内。
肃州、金塔、玉门。
问了一下,得知严群这会儿在玉门,虽然距离远,有150多公里,但郭阳想着还没去过,就紧着老宋出发了。
从城西出城,除了最开始一段路还能看到大片良田外,路上又是寸草不生的恒古荒原,看得郭阳心里直发慌。
“老宋,你说嘉峪关和酒泉中间这20多公里戈壁要是全开发了该多好。”
老宋是肃州本地人,平时就很沉默寡言,少有存在感。
“难啊,九泉现在都往东边和南边发展,这茫茫戈壁啥也做不了。”
“也许以后有机会。”
郭阳透过车窗看着满是刀片般石头的戈壁,质地坚硬,只偶尔才能看到一两株顽强的植物。
这是西北的常态。
他幻想着,十几二十年后,九泉和嘉峪关之间的茫茫戈壁也能变成大片的草场。
汽车行驶了两个小时后,道路两旁才出现了制种玉米的踪迹。
到一处乡镇后,一打开车门,只感觉一股热浪袭来。
“老宋,你就不用跟着来了,找地方买点酒菜,晚上给他们加餐。”
“好叻。”
郭阳戴好草帽,在一块玉米田里找到了严群,这天气,应该也是才从驻地里出来。
玉米还处於拔节期,大概1米来高,到郭阳腰部的位置。
才进入地里,郭阳就邹起了眉头。
“老严,这块制种地长势一般啊,有的地方还有秃斑。”
严群穿着一件防晒的长袖衣服,黝黑的脸上还带有汗渍。
“制种户的管理没有跟上。”
“今年才签的制种基地?”
严群苦笑道,“是,这两年制种发展迅速,太多企业来河西走廊扎堆制种,制种用地十分紧张。”
“特别是制种条件好的基地,十分抢手,不同品种相互交错,管理起来十分的麻烦。”
“有些企业为了争夺制种基地,不断的哄抬地价,以前只是包产值,现在有的地区还要求包产量和包品种。”
郭阳也清楚玉米制种很清楚,只是没想到会演化的这么激烈。
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制种企业都得按包产值给农户付款,压力越来越大。
但天禾的利润高啊!
拖也把其它企业拖残了!
郭阳抆了把汗,笑道:“长期来看,对天禾有利啊!”
严群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了郭阳的意思。
“就是苦了生产管理。”
“制种户小农生产意识强烈,不注重管理质量,前期的播种、去杂去劣就出了很多问题,
现在的追肥就盯得紧,有些制种户就不配合,闹了很多矛盾。”
郭阳也清楚肥料是天玉1号能不能高产的关键。
底肥;拔节期追肥;大喇叭口期追肥,有条件的最好还能辅以叶面肥兑水喷施;灌浆期也需要追肥。
经过几年的实验,天禾早就掌握了天玉1号高产的秘诀,只不过往往很多农户都要偷工减料。
严群说道:“很多才入职的毕业生根本对付不了村里的老油条,前段时间还有个小姑娘被气哭了。”
“小姑娘?天禾还招了女技术员吗?”郭阳问。
“才入职的实习生,也不知那女娃怎么想的?制种生产需要驻地,晒得黑不溜秋的,个子又瘦又小。”
郭阳沉默了片刻,大概能猜到些,“让公司的小伙子多看着点,能留就留下来。”
“那肯定,基地里女孩子比大熊猫还少见。”
郭阳对严群还是比较放心的,从华夏种业基层做到了中高层,不论是管理,还是技术,都是首屈一指的。
只是从2万亩面积骤然增加到10万亩,新进了很多员工,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严群带着郭阳开车在基地里转悠,这时已近5点,农户也陆续的出来干活了。
帽子和长袖几乎是标配。
看了一会儿,其余地块的长势比第一块都要好,也明白严群是专门挑了一块问题最大的地给他看。
这家伙,心思也重,公司业绩好,生产压力大,摆明了想诉苦。
总的来说,天禾的制种基地规划还算是比较合理。
地块大,地势平,能灌溉,道路通,零星的地块也是条件好,能高产的。
但偶尔也有区域和其它品种互相穿插,纵横交错,隔离区不达标。
“那边是哪家企业的?没有隔离区?”
郭阳指着隔了条渠和路的制种田,很明显路对面不是天玉1号。
“是一家小种企,很难搞,可能与村组干部有暗箱操作。”
郭阳沉吟了下,“隔离区的种子报废吧,天玉1号刚从转基因的舆论中走出来,不能再出质量问题。”
严群点头,有实力的企业就是有这点好处,质量隐患能及时处理掉。
企业品牌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走走停停,花了两个多小时才算是把基地看完。
出了一身汗,郭阳却久违的感觉到痛快,又找回了前世种植户的那种感觉。
还是下乡好啊!
驻基地人员都是灵活调整上班时间,近来是早上6点半到11点半,下午4点到7点。
当郭阳到驻地时,老宋已组织人在食堂摆好了各种硬菜、水果。
郭阳看了看时间,向旁边的道:“都7点了,人怎么还没回来呢?”
“多半还在路上呢,一般都得7点半以后才到。”
……
四个年轻人上了皮卡车,其中一个胖胖的青年坐下就吼道。
“快,空调开到最大。”
“我说官师兄,你这也该减得肥了,你看你热的,满头大汗。”
熊兴调侃道,他是几人中最瘦的,也最受热的,闻言也只是把空调开到中档。
丝丝凉风吹来,官师兄松了口气。
坐在后排的女生说道:“官师兄,拿两支正气水呢?”
“嘿,遭不住了?”
“是有点难受了。”
小林是基地里唯一的女性,闻言胡咧咧的笑道。
官师兄拿了两支正气水递给后面两人。
开车的熊兴说道:“我呢,赶紧给我也来一支,在户外干活,我感觉也快中暑了。”
“小熊啊,你就放心吧,你不会中暑的。”
“那么大的太阳,我为什么不会中暑啊?”熊兴疑惑。
“你忘记了吗?伱出身寒门,一身的寒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