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半年以来,明朝各地突然兴起了一种全新的茶馆模式,被百姓们称之为“书茶馆”,这种茶馆把评书与饮茶两种行业结合到了一起,每天都会请来不同评书人为茶客们说事讲趣。
在书茶馆兴起之前,评书只是天桥底下的下九流行业,依靠路人听众的少许赏钱谋生,茶馆也只是解渴歇息的地方,大都是生意冷淡,但两者合於一处之后,却是焕发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书茶馆既不似天桥评书那般环境吵闹,也不似寻常茶馆那般寡淡无趣,更还将评书的趣味性与茶馆的休闲环境巧妙结合到了一起,对於娱乐活动极度匮乏的明朝百姓而言,吸引力可谓是无与伦比,很快就吸引了大批顾客的光顾,整日里座无虚席、热闹非凡,甚至还有许多民间闲散之辈终日停留於此。
到了如今,京城里的大半茶馆都已是请来了评书人、改成了书茶馆,对於茶馆顾客而言,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凑热闹才是主要目的。
书茶馆的评书人也是大有讲究,早在书茶馆兴起之前,就有一家不知名的商行把民间评书人集结到了一起,组建了“评书行会”,“评书行会”组建之后不仅是总结了评书经验、编撰了诸多新故事、制订了严谨行规,更还完全垄断了评书行业。
寻常评书人只懂得讲一些老套故事,比如《白蛇》、《包公》、《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这些故事早已经是人尽皆知,自然是无法吸引听众,但那些“评书行会”里的评书人则是每天都有新颖故事不断,无论是光怪陆离的鬼怪故事、还是热血沸腾的仙侠传说,皆是让人欲罢不能,自然是听众无数。
四个月前,“评书行会”更是有了一项惊人之举,他们编撰了一个名叫《说岳全传》的全新故事,主要是讲诉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传奇,并且是组织了行会内所有评书人在京城内所有茶馆同步更新,一位听众前一天在南街茶馆听了《说岳全传》第三回之后,第二天就能在北街茶楼继续听到《说岳全传》第四回,完全不担心会错过任何精彩情节。
岳飞的故事在民间早有流传,《说岳全传》则是这些民间故事的总结与升华,让过去所有同题材作品皆是相形见绌,更是一举成为了英雄传奇题材的定型化作品。
当《说岳全传》全城同步更新期间,所引发的反响可谓是极为强烈,当听众们听到岳飞即将要直捣黄龙府之时,所有人都是兴奋莫名、纷纷喝彩,当听众们听到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终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喊冤而死之后,所有人都是大声痛骂,许多人甚至是忍不住当场痛哭。
一时间,全京城的百姓都在争先讨论《说岳全传》,“评书行会”也是由此而一举奠定了地位,从那以后京城里的百姓听众也就认定了“评书行会”的评书人,一位评书人若没有得到“评书行会”的认可,就也会遭到大多数听众的抵制。
最重要的是,听完了《说岳全传》的故事之后,绝大多数百姓的心中皆是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萌芽,意识到了游牧民族对汉族百姓的威胁,明白了抵御异族侵略的重要性,也开始为自己的民族英雄而荣了!
也就是这样的背景之下,赵俊臣一举全歼蒙古联军十万兵马的消息在京城中传播了开来。
*
在京城的北府后街,有一家茶馆名叫悦来茶馆,前些日子见到书茶馆的生意红火之后,就也同样改成了一家书茶馆,并且是设法请来了“评书行会”里的知名评书人张云清,这个张云清也确实是一个评书大家,同样的故事从他嘴里讲出来就是要比其他评书人更加有趣动听,很快就吸引了无数听众,悦来茶馆自那以后可谓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到了现在,悦来茶馆的掌柜已经把张云清视为财神爷供着了。
这一天,不过是上午巳时一刻,悦来茶馆就已经是顾客满堂,所有顾客都是来听张云清评书的。
又等到了巳时三刻,所有顾客渐渐开始不耐烦之际,就见到一名清瘦老者从后堂走了出来,茶馆内的顾客们顿时是纷纷高声喝彩,所有人都是面现兴奋之色。
这位清瘦老者正是知名评书人张云清。
张云清登台之后,先是冲着众位听众拱手示意,然后扬声说道:“今天,老朽就为大家伙将一段全新的故事,这段故事就发生在一个月前,和《说岳全传》的故事类似,同样是讲一位咱们汉族百姓的大英雄力挽狂澜、抗击鞑子的故事!”
听到张云清的这一番话,场内听众皆是微微一愣,许多机灵人很快就想到了官府传出的消息,说是赵俊臣在渭水一战全歼了蒙古联军十万兵马的事情。
於是,一人大声问道:“张老先生你可是要讲赵俊臣在渭水南岸一战全歼蒙古十万大军的故事?这件事是真的?”
又有一人问道:“朝廷也不过是昨天才收到的捷报,张老先生你为何今天就拿来讲故事了?不会是胡编乱造吧?”
张云清笑着答道:“首先,赵大人一战全歼蒙古联军的事情绝不会有假,就连蒙古主帅巴根都成了阶下囚,可谓是铁证如山……至於老朽这么快就能把这件事讲给大家,乃是因为我们‘评书行会’与官府有些关系,可以及时收到朝廷里最新、最详细的消息,自然也不会随意编造糊弄大家!老朽向大家保证,我接下来所讲的故事全都是真实事迹,传奇曲折之处也完全不逊於前些日子的《说岳全传》!”
场内听众大都是张云清的铁粉,听到张云清的解释之后很快就相信了,纷纷是凝神静听,悦来茶馆也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张云清稍是清了一下嗓子之后,一拍手上的惊堂木,开始讲道:“却说,在两百八十年前,咱们大明朝却是经历了太祖皇帝以来的最大耻辱,那就是土木堡之变,蒙古瓦剌部屡次侵犯明朝领地,正统皇帝亲率二十万大军征讨,最终却是迎来了一场惨败,就连正统皇帝与满朝文武都成了蒙古瓦剌的俘虏!也幸亏是有一位千古名臣於谦及时出世,力挽狂澜於京城之下击溃了瓦剌大军,否则咱们汉人百姓如今只怕是要成为亡国奴了,宋末元初的悲剧也要重现人间……”
接下来,张云清稍稍解释了京城守卫战的经过之后,又说道:“却说,随着瓦剌部落的由盛而衰,草原各部也纷纷是落井下石,它的一个分支则是远遁於漠北以西,自称是准噶尔部,经过百余年的卧薪藏胆之后,准噶尔部的实力大增,还要远远胜过当年瓦剌,近年更是出了一位雄主,此人名叫葛尔丹,他率领着准噶尔部在西域征战不休,不过是短短十年时间就已是灭国一十三、屠城四十七,独霸了西域、青海、漠北等地,那葛尔丹也是自称可汗,建立了准噶尔汗国,疆土广阔丝毫不逊於咱们大明……
……又到了一年之前,准噶尔汗国已经征服了周围所有国度,就把目光重新投向了蒙古草原,葛尔丹派出大将巴根率领五万大军出征,兵锋所指之下,蒙古右翼的各大部落只是抵抗了短短一年时间就纷纷臣服!要知道,这些蒙古部落一直都是咱们明朝的心头大患,每年的火筛入寇都让咱们莫可奈何,但就连他们都不是准噶尔汗国的对手,就更别说是那些嬴弱边军了……
……见到了准噶尔汗国的威胁,陕甘的督抚总兵们只吓得心惊胆战、夜不能寐,但怕什么就来什么,准噶尔汗国征服了蒙古右翼各部之后,马上就盯上了咱们大明疆土,组建了一支兵力高达十余万人的蒙古联军,野心勃勃的想要像元朝那样再次奴役咱们汉人百姓……
……得知了这般消息之后,陕甘的督抚总兵们更是被纷纷吓破了胆子!为了保得一时安宁,他们私下截留了朝廷的赈灾钱粮,又拘押了境内的逃荒百姓,竟是想要把这些赈灾钱粮与逃荒百姓送给准噶尔部,换取准噶尔的暂时退兵……”
在张云清的描述之下,听众们纷纷是明白了准噶尔汗国的巨大威胁,纷纷是面现担忧之态,如今又听到陕甘督抚们的绥靖之举后,也纷纷是破口大骂。
期间,场内又有一人问道:“张老先生,西北督抚们想要把赈灾粮草与逃荒百姓送给蒙古人乞和的时候,这些日子以来传的沸沸扬扬,我原本并不相信,但听你这么说难道是真的?”
张云清稍稍犹豫了一下,却是说道:“空穴来风,必有源头!这件事闹得这么大,自然不只是传闻那么简单。”
这段时间以来,民间读书人皆是因为一场“文祸”而人心惶惶,但民间的评书人却是在“评书行会”的推动下兴起了评论朝政的风气,张云清此时在评书之际更是没有太多忌讳。
据张云清所知,“评书行会”的背景极深,与顺天府尹霍正源关系密切,在通政司那边也有门路,只是稍稍评议几句时政并不会有多少麻烦。
然后,不待听众们继续出声询问,张云清又说道:“也幸亏是朝廷及时发现了赈灾粮草的失踪,却是派了户部尚书赵俊臣赶去陕甘三边调查真相!如今回想起来,这或许是上苍在暗中庇佑汉人百姓,当时任谁也没想到这位赵大人竟是一位不逊於当年於谦的文武全才,他这次抵达了陕甘三边之后,不仅是及时阻止了陕甘督抚们的恶行,更还一举全歼了蒙古联军十万兵马,重创了准噶尔汗国的野心,为咱们汉人百姓挡下了一场滔天大祸!”
然后,张云清用一种激昂语气详细讲诉了赵俊臣这段时间以来的所作所为,从赵俊臣察觉到了西北众位督抚的阴谋,到赵俊臣突然现身花马池营罢免了三边总督王铮,再到赵俊臣亲自执掌陕甘军政整顿边军,又到赵俊臣是如何苦心谋划亲自率军迎战蒙古联军主力,最后的高潮则是赵俊臣在渭水南岸一举全歼了蒙古联军十万兵马,甚至是活捉了蒙古主帅巴根!
讲诉之间,张云清为了塑造赵俊臣的光伟正形象,可谓是极尽夸耀之能事,在张云清的口中赵俊臣简直就是文曲星与武曲星同时下凡投胎於一身,说是汉人百姓的救世主也不为过!
当然,关於赵俊臣在迎战蒙古联军期间所使用的种种阴暗手段,张云清或是一字不提,或是用了春秋笔法一语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