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2 / 2)

科举发家 清涴 2863 字 1个月前

元嘉帝大乐“是极是极子瞻你这回可成了箭靶子了”

说完,元嘉帝又欣慰地感叹道“若是能多出几个才比子瞻之人,何愁大楚不兴呢”

傅卿珩连称不敢,又得了萧永安几句打趣,君臣相得其乐融融。

新安县这边,沈钰收拾妥当,在县学门口和方安周兴汇合,拜别教谕和同窗后,便登上了进京的马车。

值得一提的是,沈瑾以他吉祥物的身份做借口,死活闹着要和沈钰一起去。更离谱的是,这等封建迷信的说法,竟然得到了族长和钱翠花等人的一致认同。沈钰寡不敌众,只能无奈地领着沈瑾来县学找林教谕告罪沈瑾考中了秀才,本该来县学念书的。结果他犟着要跟着沈钰去京城陪考,沈钰可不得带着他来请罪吗

所幸林教谕不是个死板的人,更兼对沈钰印象极佳,听了缘由后又觉得沈瑾为人仁厚,特别爽快地应了这事儿,还当场拍板决定县学给沈瑾留个名额,等他回来直接入学即可。当然,功课不能落下。

沈钰当然不会让沈瑾因为自己的事情耽误了学问,立即拍着胸脯表示“学生不才,路上也能教他几分,定不能让他的课业落下了”

你是解元说啥都对林教谕对沈钰的水平很有信心,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于是,沈瑾继续跟在沈钰身边当老妈子,对沈钰进行了全方位地照看,争取达到让沈钰除了念书啥也不干的地步。

却也有一样不好沈瑾中秀才后家里就在考虑为他说亲的事儿,结果这货跟着沈钰去了渊城,好不容易回了家,这回又要去京城了

不得不说,沈瑾真是够兄弟,陪着沈钰一起当条快乐的单身狗。

沈钰穿过来这么久,还是第一回赶这么远的路,心下还有几分稀奇,坐在马车里不住地往外瞅。几辆马车前都插了一根竿儿,上面挂着一面黄旗,写着“奉旨赶考”四字,老远就能望见。

沈钰还挺惊讶,这么高调,不符合读书人矜持装逼的做派吧

方安解了他的疑惑“这是赶考举子的惯例,打了这面旗子,能避免不少麻烦。这旗是从衙门领的,当今陛下仁德,挂心贫寒举子赶路艰辛,特地下令让各处驿站免了举子的吃住花用,这面旗便是凭证。我们若是到了驿站,可免费吃住一日,多了却要自己再另出钱。”

沈钰心说这位元嘉帝对读书人委实不差,各种福利很是贴心,怨不得大楚朝蒸蒸日上,有盛世之象。

周兴也凑了回热闹,压低了声音向沈钰科普“不仅如此,这面旗,还能让我们避免山匪之祸。不到万不得已,山匪绝不会抢掠举子财物。咳抢老百姓,和抢有功名在身的举子,完全不一样。”

沈钰秒懂,平民老百姓遭抢,当地官员若是处理得当,政绩并不会受影响。若是举子遭抢那县官就该担心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帽了不到万不得已,山匪们也不想和训练有素的朝廷军队对上不是

想通了这一点,沈钰再次感谢老天爷给了自己这颗聪明的脑袋,这要是蠢了点,考不了功名,那真是死了都溅不起一点水花。

一路上看到的景色也差不多,沈钰原本还有几分兴致,到了后来,就变成了苦瓜脸。

没办法,古代的官道,修得再好,也不如后世的水泥路那般平整,马车的减震效果又不好,坐久了简直能把人的骨头给颠散架。

不仅如此,沈钰他们出发时是十一月初,天气已经转寒。池安省在南方,京城在北方,懂得一点地理知识的都知道,北方的冬天,气温比南方低多了

更何况一个干冷一个湿冷,极容易水土不服,一个不留神就得病一场。

方安不幸中招,昏昏沉沉在马车里躺了好几天。好在他年轻,恢复得也快,满脸憔悴叹道“听闻往年在路上都要病死不少举子,我原本还不以为意,不成想自己竟然也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去了京城,可得好好养养,否则这般模样进考场,怕是得被人抬着出来。”

沈钰也发愁“还有半个月的路程,这天越来越冷了,剩下的路更加不好过。”

即便几人如今都不差钱,马车里时刻烧着炭火,也挡不住这越来越恶劣的天气带来的冲击。好不容易抵达京城,一行人全都面有菜色,就跟大病一场似的,比上回出贡院时还憔悴。

而京城,这会儿正热闹着,已经快到十二月底,赶紧置办年货等着过年呀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有新人物出现哟

二更九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