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众人都是历朝历代的精英,就像刘伯温、荀彧、狄仁杰、徐光启等人,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是宰相之才,皇帝突然回京的用意何在,基本上各个心知肚明。
皇帝在巴蜀打了大半年的仗,进入十月之后就在成都度假,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就在甄宓生下一对儿子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了金陵,这里面的用意只怕已经不言自明了。
再加上皇帝在庐江休息了一夜,萧鹤连夜上了一封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干阳宫七位顾命大臣手中,说是双星曜空,光华璀璨,乃是大吉之兆,天佑大汉。而甄嫔生下一对龙子,正合了天象,应当顺天应命,厚封甄昭媛。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辩在庐江城住了一夜的消息自然瞒不住。天子就在眼前,萧鹤却舍近求远的给金陵朝廷的顾命大臣上书,这里面的原因不言而喻,分明是天子借萧鹤的嘴向满朝文武转达自己的意思,打算把甄宓推上皇后之位。
刘辩的意图已经路人皆知,深谙为官之道的何珅自然第一个站出来当拥皇派,唯恐被别人抢了先机,不等明日早朝便跳出来请求册立甄宓为后。
刘辩端起酒樽抿了一口,轻描淡写的说道:“那夜朕恰好在庐江歇脚,也目睹了这双星曜空的天象,萧鹤也曾经对朕提起过册立甄嫔为后,顺应天命之事。朕觉得此乃国家大事,故此让萧鹤先上一封奏折给诸位爱卿,让你们先议论一番。不知诸位爱卿可曾看到这双星曜空的天象?”
刘辩也知道所谓的天象只是一个借口而已,那夜的两颗星辰的确格外明亮了一些,但扯到天象吉兆,刘辩却是不肯相信的。作为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刘辩早就听惯了日全食、月全食等自然现象,所谓的天象吉兆只是心理作用罢了。
不过,这天象吉兆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刘辩就想找一个把甄宓推上皇后之位的借口,而这双星曜空的天象实在是再合适不过,所以刘辩就装出一副信以为真的样子。
听了皇帝的询问,满朝文武一起拱手作答:“回陛下的话,臣等在江东亦是看到了这天象,实乃天佑大汉,大吉之兆。”
刘辩颔首:“自从唐后辞世,皇后之位空悬已两年有余,如今年关已至,天现吉兆,甄嫔又为朕诞生下一对龙子,那就商议下立后之事吧!”
在刘伯温、荀彧的带领下,众文武齐声道:“皇后乃是一国之母,为天下妇人表率,的确是时候册立皇后了。”
刘辩将金樽中的美酒一饮而尽,用霸气四射的目光扫了在座四十多名文武官员一圈,朗声道:“三年之前,朕与诸位爱卿约定,打算册立武德妃为后,只因为唐后新殁,朕不忍心立后太急,以免惹得唐后在九泉之下嗟怨。之后朕御驾亲征交州,耽误了一年多的时间,归来后陆司徒不幸病逝,武妃要为祖父守丧,便把这事耽误了下来,现在终於可以重新提上议程了……”
众文武一起跟着感慨:“陛下所言极是,若不是陆司徒突然辞世,只怕武娘娘早就母仪天下了。”大神,太妖冶
“如果不是天现异象,朕一定会遵守诺言,册立武爱妃为后。”刘辩端起侍女刚刚斟满的酒杯,露出一脸为难之色,“可是甄嫔诞下双子,天现吉象,朕就怕不顺天应命,会导致大汉国祚衰弱,故此心中有些为难啊!到底是该遵守诺言册立武氏为后呢,还是顺天应命册立甄嫔为后?”
刘辩心中有数,自己面临的最大一道坎不是何太后,也不是后宫里的这些嫔妃,在他们面前自己拥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绝对统治力,最大的一道坎其实是满朝文武。
三年之前的君臣之约犹如给刘辩套上了紧箍咒,刘辩可以把这件事束之高阁,甚至可以让皇后之位一直空缺下去。但只要重新商议立后,这个约定肯定就是绕不过的一道坎。
都说君无戏言,更何况是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许下的承诺,刘辩自然不能矢口不提。正因为如此才让刘辩煞费苦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甄宓上位。
“陛下,所谓的双星曜空,天现吉象,乃是牵强附会,蛊惑圣上,请陛下严惩何珅、萧鹤!”刘辩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大臣从筵席上站了起来,毫不留情的予以反驳。
刘辩面色微变,侧目视之,说话之人正是御史大夫魏征。其职责为监察百官,弹劾地方,检举不法官吏,职务大体和刘辩穿越之前的检察院院长相似。刘辩让魏征来掌管御史台,算的上量才适用,人尽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