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工业萌芽(1 / 2)

万历佑明 枫渡清江 2627 字 26天前

万历十三年夏,一场急雨让江南成了水墨色。

陆树德却无心赏这烟雨江南,只阴沉着脸。

但江南各大市镇的雇工农夫们却是因这雨下得急,倒更加闲散起来,三三两两的去了酒肆野店快活去了。

只新开的村庄社学还有朗朗读书声,出现在朦胧的烟雨里,惹得人不禁驻足。

陆树德也是在闻得读书声后才眉目舒展开来,他虽然见不得百姓懒散,却是愿意看见孩童勤学好读的。

不过,少了牧童吹笛声,对於陆树德未尝不又是一件不如意的事。

是的。

陆树德寻了许久,亦未见何处草舍茅屋下有牧童躲雨吹笛。

这让陆树德有种江南孩童皆已入学读书的感觉。

“回公的话,眼下读书的孩童是比以前多了,为财主大户放牛的孩童的确少了!”

“因而,我们这里几个相公乃至孝廉老爷都开始办起了私塾,倒也不是只为了培养族中子弟,而是赚钱!”

“谁现在愿意花钱送自己孩子读书的乡民是一年比一年多呢,尤其是今年,清军勾军之事一闹,再强的人也宁肯自己多辛苦一些,也要花钱送孩子读书以求功名了!”

“而因此反让学生现在还有些发愁的是,这读书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这些老贡生只怕就更难中举了。但又不能不准人读书,何况,我们现在还靠着教人子弟为稻粱谋。”

陆树德在高邮的一处驿站歇息时,特地询问了一名当地的老贡生冒起德,冒起德也就向陆树德说了当地的现象。

陆树德听后点了点头:“这么说,庶民的确因新政富足了不少,也难怪会有官吏要急着借清军勾军之事掠民,只是如今虽不准清军勾军,却也不准违制役使军士,使士绅受苦,实在是太过,难免有因噎废食之嫌。”

“公说的是!”

“但即便朝廷不这样做,军士也没以前那么好役使了!”

冒起德叹气道。

陆树德听后便问:“这是怎么说?”

“因为自刚峰先生总督南直时发动百姓设立农社和工社后,如今庶民立社之风大起!”

“军士中也有所谓兵勇互助社的,连驿站附近的驿夫也有共助社,如果官府不给钱,想直接役使,他们也会闹事,总之悍民越来越多,乃至裹挟与欺凌士绅,读书人也越来越不受尊重了。”

冒起德回道。

如冒起德所言,自万历元年到现在,大明改革已有十多年,且已深化到改动礼法,明确用对外扩张夺外利的国策来惠民富国,故即便权贵官僚在分配制度上依旧拿走了增加的蛋糕里的大部分,但也还是难免的通过各种直接间接的方式让百姓也跟着增加了收入。

而人有钱后,尤其是在没有生存压力后,就会主动追求生活上的质量,也追求人格上的被尊重和自由,乃至是更多的权势。

百姓也一样,所以到现在的大明,个人主义已经开始出现。

大量庶民因身上有铜钱作响,自会更关注自己,更注重享乐,更愿意消费,买各种好货来满足自己,也更愿意读书去关注社会,去提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官吏也不完全再有畏惧之意。

除此之外,读书之风也的确开始更加盛行,人更愿意在对自己和自己子女身上花更多钱。

大明的百姓们也一样,尤其是江南一带,大量庶民子弟读书,不但男子读,乃至女子也开始读。

因为成规模化的纺织工业和轧染工业已经出现,大量女织工从家庭式生产变成工场式生产,再加上更好的纺织机出现,都要求女织工有一定的识字量,而便於管理。

所以,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女子私塾更是开始出现。

陆树德也在一处高楼上,通过雨幕,看见了一老居士在教授许多女童读书的场景,而一时他也不知道这是该喜还是该忧。

本来。

他是乐於见到越来越多人读书的,但他又不禁因为冒起德的话,想到了如果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会不会读书人就越来越不值得被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