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得2000万2白银,银价稳住!(1 / 2)

万历佑明 枫渡清江 2603 字 26天前

最新网址: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万历十五年的金秋十月,伴着第一场瑞雪降临在紫禁城,来自倭国的密报也带着雪花被送达了紫禁城。

朱翊钧因而得知石见银山已得的消息,且知道这次朝廷已获白银八百多万两,外加缴获倭国各城藏库所得九百多万两,以及仙石秀久赔偿的两百万两,合计已近两千万两。

朱翊钧因而大喜,且急忙召见了申时行等执政公卿。

“果然棋在局外,朔州伯也没让朕失望,已即将押回近两千万两白银回来。”

朱翊钧说着就让张岳把奏报给了众执政公卿。

申时行等看后大为愕然。

他们自然不会不相信麻贵所言是假的,毕竟军政大事无儿戏,麻贵和东瀛巡抚邢玠要是在密奏上欺瞒皇帝、坏国家大政,无疑是在置自己九族於不顾。

而在惊愕之余,申时行等也都惊喜起来。

“光是这近两千万两白银,按照银元参银九成左右来算,再抛除路上运费和工钱,铸出一千八百万两银元不成问题,如此以往投的一千五百万两银元倒是能赚了回来,再算是利息,也还是赚的,再加上最近从各地增加的外帑收入,朝廷国库之钱是能赚回来,同时也能让民间银元大跌回朝廷需要的地步。”

申时行这时先说了起来。

张学颜则在这时说:“陛下,既有这笔银子,以愚臣之见,当斥太仓等国库现有存银,通过各类工程与福利慈善发放於市,先把银元价格打下来,尽量多保住一些还没破产还在坚持的作坊工场,保住一些商贸。”

朱翊钧点头:“准!”

刘应节这时也道:“既然如此,愚臣认为,还可以下令各地督抚先派兵将各地藩库的银元押解进京投於市场,进一步增加市面上的银元数量,毕竟等白银运到京师,再铸成银元,要等个一年半载,但整个国家的情况是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真不知又有多少实业要倒闭,多少人要成无业游民。”

“另外,臣当初因知道朝廷早晚会跟倭国一战,故早已在辽东都司、蓟州、大同、宣府等地提前调去了今年的军饷,为的是以免出现今日朝廷存银为救民生而大量放出银元,导致发军饷都不够发乃至因此出现边军受奸人挑唆,以军饷冲冲未发为由而哗变的情况,如今想来倒是不用再担心,那也可以先把这笔军饷提前发下去,既稳军心也稳民心,更稳银元之价。”

“卿此言为老成谋国之言,当准!”

朱翊钧笑着说了一句。

大明的徭役丁银属於地税,不上缴中央朝廷,为的是便於地方赈灾与应变危机,同时减少运耗。

所以,大明各地藩库还是有存银的。

不过,地方藩库也不全是存银,因为朱翊钧没有强行要求各地都一条鞭,依旧准地方督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缴粮代役还是以银代役。

但肯定还是有不少存银的。

所以,刘应节现在才建议先把各地藩库的存银拿来救市。

“陛下,以愚臣之见,倭地抄得大量白银之事,当能瞒则瞒,以利朝廷克削豪强而大减国朝二百余年兼并之弊,而使盛世延长也!”

这时,吏部尚书海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道:“盖因天下即便豪门大户皆守法不强夺,也依旧可巧取而兼并天下之财,所以官府很多时候不能彻底阻止其兼并,也不能彻底分其产於民,否则必定流血千里,而如今倒是个良机,皆其贪婪,分其产於民。”

“臣附议!”

王锡爵这时跟着说了一句。

“臣亦附议!”

申时行也跟着附和起来。

“臣亦附议!”

……

一时,执政公卿皆同意。

因为反正坑的又不是他们家族,而这样既利国家解决兼并的问题又能减弱其他权贵豪右之势,所以,何乐而不为?

“那就准海卿所奏,一切皆等朕准予后才可见诸消息於报。”

朱翊钧因而说了一句。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