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昌国回答说:“去将作寺了。”
“去做什么的?”
戚继光问道。
戚昌国犹豫了一下,然后还是如实回答道:
“找赵后湖谈蒸汽机的事,因为天子说会有这种机器出现,儿子也就想着把他造出来,以利国家。”
戚继光听后拧起了眉。
“父亲息怒!”
戚昌国见他拧眉就忙拱手说了一句。
戚继光倒是没有发作,只挥手道:
“罢了!既然是圣意如此,就随你们的便吧。”
“只是陛下今日下旨,要设国家最高技术成就奖制度,每年限三名,要赐丰厚赏银,还有加官进爵。”
“陛下已因你造出四轮马车,钦点你在这三名之内,还有伱弟弟因做出了有盐水的电池也在名单之内。”
说后,戚继光就道:“我戚家竟因此要有两人靠此受爵,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儒生因此认为,是我戚氏一门让陛下好上了奇技淫巧,而认为我戚氏一门皆是弄臣。”
“那父亲,孩儿到时候要上本推辞吗?”
戚昌国回道。
“推辞做什么!我们忠的是陛下,又不是天下人,管他天下人怎么看!”
戚继光没好气地回答后就去了里屋。
戚昌国拱手称是,且忍不住嘴角微扬起来。
“陛下,礼部已部议请封郑王殿下、驸马都尉戚兴国俱为正治上卿,工部右侍郎戚昌国封正治卿,郑王殿下和驸马戚都尉封爵高一级自是因为皇亲国戚而贵。”
这一天侍御司,礼部尚书沈一贯向朱翊钧奏禀了关於对在大明科学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的封爵之事。
朱翊钧听后点头:“很好!但以后於百家学问百工技艺方面有大功者,封爵当另设勳爵,亦按品级确定待遇。”
“另外,设崇理院与崇理院院士官。”
“首次因学问和技艺立有大功而封爵的郑王、戚驸马与戚侍郎皆兼崇理院院士官,以后选百家学问与百家技艺方面有大功者皆由他们三人会推报於朕,不再由礼部官员部推,以免外行指导内行,会推每年一次,於每年中秋前必须确定下来。”
朱翊钧这么吩咐后,沈一贯拱手称是,且道:
“陛下圣明!这样极好!”
朱翊钧微微一笑,然后就问户部尚书王遴:
“眼下已到年关,今年预计能增加国帑岁入到何规模,另外,今年普查的人口数量呢。”
“启奏陛下!”
“眼下自平缅与收复濠镜后,因出去缅甸、暹罗、果阿等贸易额大增,眼下出南海的关税已增至岁入六百二十多万两银元;”
“而国内因免陕西、山西徭役,免马价银、草料银以及发行认购劵惠民,使民大富,而商业跟着愈发繁盛后,商税也已增加有五百七十多万两银元;”
“再加上内外投资开矿与办实务分红增收七百九十多万两银元;”
“合计已增加岁入两千万两银元,而使岁入达到了折色五千余万两银元。”
王遴这时上前回禀了起来。
“竟已达到了五千余万的规模,这样说来,之前的改制和新礼推行果然是正确的。”
朱翊钧这时说道。
“陛下说的是!”
“臣恭贺陛下,因陛下善治,使国家今日之富,已远超历代。”
这时,申时行起身拱手回道。
朱翊钧则笑道:“诸卿皆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