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样撤出法国,不是放手把法国送给希伯来人?”张煌言拿着李枭发给郑森电报的底稿,有些气恼的去找李枭。
“呵呵!希伯来人的本质是贪婪的,让他们经营法兰西,只能把法兰西吸干。
他们之适合经营生意,而不适合经营国家政权。
我们已经在法兰西种下了反抗的种子,你以为,那些被缪拉杀害的人没有亲眷?
一个人身后可能就是十个人,这一次缪拉在巴黎杀了上万人。流放的人有好几万!
那么你说,现在恨他的人能有多少。
法兰西可不是大明,咱们大明仅仅辽东、山东、河北就有人口七千七百万人。
法兰西所有人口加在一起,包括耄耋老人和月子里的娃娃,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一千八百多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会以普鲁士和英格兰为基地,继续进行反法宣传。
百姓是愚昧的,他们的视野比你想象的要狭窄。
只要我们不断的灌输,他们就会恨自己的政府。加上希伯来人贪婪的本性,导致法国政府的税收会越来越高。
加上我们的经济封锁,会让法国经济越来越困难。
等着吧!
这样过几年,法国人自己就会乱起来。”
李枭好整以暇的看着张煌言!
听着李枭的话,张煌言嘴唇动了几下没说话。
李枭说的这些想法非常新鲜,张煌言一时之间有些理解不了。
“张先生,张首辅!
时代变了,以前需要长枪大炮干的事情。现在只要花点钱,就可以达到差不多的目的。
这钱可比打仗省多了!
说实在的,我也不想用这么下作的手段。可这种手段,简单、高效,代价低、最重要的就是省钱。”
其实李枭最在意的就是省钱!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经历过多次战争,全大明的高层都意识到,战争就是在烧钱。
相对来说,现在大明用的这种办法,算是十分省钱。
对於张煌言来说,那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如果按照大帅的这个说法,的确是这样。春秋战国的时候,这种招数出现的很多。
只不过,那时候主要派细作去散布谣言。而如今,我们有报纸,还有那些羡慕大明的敌国百姓。
千里之堤毁於蚁穴,内部发生的混乱,要比咱们硬打进去代价要小多了。”张煌言也是熟读四书五经的人。
当年春秋战国时,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摆在那里。
“哦,对了!告诉国内商家,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大量进口法国的葡萄酒!”李枭想了想,忽然间对张煌言说道。
“大帅!您不是说要对法兰西进行贸易封锁,怎么又……!”李枭的话,让张煌言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说,如果葡萄酒价格非常高的话。法国人是不是会多种葡萄?”
“那是自然,十斤葡萄大概也只能生产六到八斤的葡萄酒。”葡萄是西域引种的重要作物,仅仅哈密一个地方,每年就能够产上万斤的葡萄干。
别看这些东西在西域不值钱,可这东西通过铁路运到内地,那可就值了银子了。
如今的京城,每到过年的时候。只要家境殷实的家,谁家都得称上一斤。
葡萄干这东西在京城,已经卖得比羊肉贵上三四倍的价格。即便是这样,仍旧处於有价无市的状态。
关注西域经济的张煌言,自然对这种事情有所了解。去年张煌言刚刚下令,不准西域百姓用葡萄酿酒。
原因就是葡萄酒这东西废葡萄,还不如直接做成葡萄干卖钱。
李枭觉得这些人的脑回路实在有些惊奇!
酿造葡萄酒废葡萄,难道说晒葡萄干就不费葡萄?
没办法理解这些人,李枭索性也就不去理解。反正这些事情都属於民政,既然是民政,李枭就本着能不掺和就不掺和的原则。
“法国人被我们大明制裁,所有行业都会处於暂时性萧条。
唯独葡萄酒行业兴盛的话,那么自然会有许许多多的农民种植葡萄,以便酿造葡萄酒。”
张煌言恍然大悟:“酿造葡萄酒需要大量葡萄,最后法国的土地上都会变成葡萄种植园。
然后我们忽然不进口葡萄酒……那么……!
呵呵!管仲故智,大帅高明!”
“对!
等到法国葡萄酒产量连年升高,最后到了升无可升的时候,那就是法国葡萄种植巅峰的时候。
我们可以立刻切断法国葡萄酒贸易,同时我们在全欧洲乃是全世界范围内大肆高价收购粮食。
呵呵!你猜那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法兰西必然会闹大饥荒,而且是饿殍遍野。加上希伯来人的敲骨吸髓,法兰西会成为真正的人间炼狱。”
张煌言打了一个哆嗦,没想到贸易战的后果如此可怕。
“就是这样!这叫做贸易战,今后我们可以多多利用这样的手段打击敌人。”李枭呵呵的笑道。
贸易战……!
张煌言忽然双目圆睁,喃喃的道:“不好,或许希伯来人已经对我们用了同样的办法。”
“什么?”李枭瞪圆了眼睛,从去年开始大明就开始全面驱逐外国人。
能够停留在大明的外国人,全部都要有特别通行证才行。大明所发出的这种特别通行证不过百余张,也就是说生活在大明国土上的西方人不过百余人。
就这百余人,还能兴起风浪来?
“半个月前,在济南出了一件事情。一个中学的小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跳楼了。
结果没几天,济南的一刊报纸上就宣称。这个学生是被道台的公子殴打羞辱之后,抑郁的跳楼自尽。
最近一段时间,这件事情炒得最热烈。还有好多人,跑到学校门口示威。
至於看热闹的人,那更是人山人海。
当地府台将此事呈报上来,我已经命锦衣卫查办去了。
现在看来,这似乎跟我们在法兰西所用的办法差不多。”张煌言豁然道。
“有这种事情?”李枭眼睛也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