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另外一部’我的左脚’,更像是又一部’触不可及’。”
这是普利策得主罗杰-埃伯特的影评标题。
“触不可及”是一部法国电影,今年刚刚上映,以黑马姿态打破了“泰坦尼克号”尘封十三年的记录,成为了法国电影的新科影史票房冠军;同时还收获了法国影评人众口一致的赞誉,以摧枯拉朽的姿态闯进了美国的颁奖季,成为了最佳外语片的热门种子选手。
经历了凌晨时分的沸沸扬扬,经历了新闻报道的跌宕起伏,作为影评人,罗杰还是将所有场外信息屏蔽,兢兢业业地专注于作品本身,客观而诚恳地发表观点,从影评标题就可以看得出来,罗杰以这样一种类比的方式,为“抗癌的我”送上了肯定!
“就好像近期其他一些关于疾病的电影,格斯-范-桑特(gus-van-sant)的’无法安宁’,奥利维-那卡什(olivier-nakahe)和艾力克-托兰达(eri-toledano)的’触不可及’,’抗癌的我’以一种喜剧的方式,聚焦于人生之中一段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动荡,轻松幽默、动人细腻的笔触将这种人生剧变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陈述了出来。
它可以成为’我的左脚’那样触动心灵的作品吗?也许不能,但它却呈现出了人生的不同面貌,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审视生活。可以确定的是,对癌症的了解越多,我们就越发不想要和它有任何关系。”
依旧是典型的罗杰风格,不是单独评判一部作品的优劣,而是将作品放置在同类型影片的环境之中,给予相对客观的评价。
“对于一部喜剧作品来说,’抗癌的我’的格局很小,小到只容下了男主角亚当-勒纳一个人,讲述了某一天,亚当忽然被告知罹患癌症之后的故事。
故事是根据编剧威尔-里瑟尔亲身经历改编的,这使得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亚当的身上,没有太多的野心,也没有太多的深度,但这恰恰是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
电影真实而细腻地呈现出了亚当的心理层面变化,出众的剧情细节和优秀的人物关系,一点点地拼凑出癌症对生活的影响,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虚变实。观众所看到的,不是一段对抗疾病的励志故事,而是一段生活的真实倒影:每个人都在受困于自己的烦恼。
所有人都知道,哀伤和悲悼有五个阶段:否认,愤怒,争辩,消沉,接受。
但这只是心理学层面的文字而已,只有真正地发生、只有亲身地经历,才能感受到每一个阶段的重量,犹如牢笼一般,将每个人困在其中,无法挣脱。这也是威尔-里瑟尔整个剧本最出彩的部分。
里瑟尔在亚当的身边设置了这样几个角色: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心理医生,从亚当的身上,她学会了书本和现实的区别,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安排好的,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记录下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女友,这是亚当的故事,但她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痛苦和挣扎之中,仿佛她才是世界的中心;过度关心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母亲,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病症就好像让人不得不细心呵护的水晶,以至于将亚当推向了一个远离日常生活的无菌空间,困在原地。
还有,满不在乎、嬉笑怒骂的朋友,他假装着不在乎,假装着相安无事,假装着未来依旧存在着,但逃避到了最后,不得不面对时,内心的失落和挣扎却制造了血淋淋的伤口。
三个女性和一个男性。每一个角色都代表了生活中的不同因素,继而与亚当发生了互动,将癌症对生活的影响方方面面讲述出来,最后汇集到了亚当的身上,让观众深刻而真实地感受到疾病的强大和凶狠,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亚当,他经历了哀伤的五个阶段:否认,争辩,消沉,愤怒,接受。也许不是心理学上的正常顺序,但生命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在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远远……远远比人们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极限还要更加汹涌。
观影结束时,每个人都不由开始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生活?这是电影留下的课题。
再次回到电影的类型来,喜剧。导演乔纳森-莱文选择了喜剧的方式呈现这个故事,诙谐的台词、打闹的对戏、还有周六夜现场式的冷笑话,整部电影笼罩在西雅图冷峻的冬天之中,却透露出了一丝轻快而温暖的阳光,这种幽默而不失严肃、喜感而不失深度的呈现方式,赋予了电影一种类似于’与莎莫的500天’式的清新和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