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 作者电影(2 / 2)

大戏骨 七七家d猫猫 2472 字 28天前

撰写完这篇影评之后,有记者好奇地询问了詹姆斯的想法:为什么给予了蓝礼如此高的评价,电影却仅仅只有一分呢?

对此,詹姆斯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电影无疑是失败的,甚至是难堪的。它错过了一部艺术作品最重要的灵魂。仅仅因为蓝礼的表演,我愿意给四分。有多少分,就给多少分。但对于整部作品来说,一分是极限。”

事实上,詹姆斯不是唯一一个不喜欢“超脱”的影评人。在首映式结束之后,影评人之间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但他们也一致认可,这是一部作者电影,不能按照常理来衡量。

所谓的作者电影,最早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该理论认为,电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成为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作,正如作家用笔写作一般,导演则用摄影机进行银幕写作。久而久之,这也形成了一股浪潮,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度肯定导演个性、贬抑恶俗化创作现象的“作者”理论,后来直接促进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诞生,并且开始影响全世界。

作者电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导演摆脱了制片人、制作方的干扰作用,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念完成的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影片。

在表现手法上,广泛地使用表达个人主观感受和竞争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的“跳跃剪辑”等等;还采用一些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

此类电影甚至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这就是导演自己拍摄给自己看的作品,不是面向大众的,更多是留给真正专业的人士,钻研、探讨、批判、研究。

“超脱”就是典型的作者电影。

正是因为如此,作者电影往往高冷而深奥。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可能引起强烈反感乃至于抵制,更不要说普通观众了。

在首映式之上,观众长达四分钟的掌声,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肯定托尼-凯耶的大胆和执着,这是对艺术的一种追求。当然,这仅仅只限于柏林电影节,换做任何一个其他电影节,哪怕是纽约电影节,恐怕观众都会愤而离场。

在詹姆斯之外,另外一位资深影评人也表示了自己的不适。

来自“时代周刊”的艾米-尼克尔森在影评之中如此说道,“我喜欢托尼-凯耶,我喜欢蓝礼-霍尔——更为准确来说,我为后者而疯狂,但我痛恨这部电影,深恶痛绝。”

在蓝礼以往的作品之中,艾米也是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她毫不犹豫地给了“速度与激/情5”高分,并且呼吁观众们应该走入电影院,观看一下“什么才叫做商业电影的表演”,这是她的原话;而且在今年颁奖季之中,她也是“爱疯了”的最大支持者,坚信着蓝礼不仅仅值得一项提名而已。

但,这一次在柏林,艾米还是痛心疾首地给予了差评。

“整部电影充满了自说自话、自圆其说,角色和角色之间没有任何火花,围绕着男主角展开的三个女性角色,剧情没有丝毫说服力,冰冷而高傲地切断了故事的情感联系,继而使得所有的自白和旁白都沦为了自言自语。

悲伤?痛楚?苦涩?艰难?孤独?

我不相信电影里的任何一种情感,在观看整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毫无感觉,只觉得自己——我相信这不是托尼-凯耶的初衷——超脱。我的灵魂完全离开了电影所营造的氛围,冷漠地拒绝接受凯耶试图强制灌输的任何观点。

对我而言,这是一部没有必要观看的作品。”

当然,作为蓝礼的支持者之一,艾米还是在评论之中提到了他。

“至于蓝礼-霍尔——最近这两年时间里,我个人最欣赏的一位男主角,放心,你依旧是我心目之中Y世代最出色的男演员,但,抱歉,这部电影之中,你的表演也没有能够把我留在电影里。只能等待下一次了。

另,这是一部托尼-凯耶拍摄给托尼-凯耶观看的电影,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掺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