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地,蓝礼渴望出演“醉乡民谣”,超过了“爱疯了”,也超过了“活埋”,这应该是迄今为止,蓝礼个人最为渴望出演的一部作品,那种愿想是如此迫切如此炙热,以至于胸腔都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冲动之下,蓝礼就想要点头答应,话语甚至已经在舌尖连连打转;但,残存的一丝理智还是紧急踩住了刹车板,硬生生地完成了悬崖勒马。
在个人行程列表之上,“悲惨世界”和“地心引力”都位列其中,他必须集中注意力投入现有的工作之中,现在最不需要也最不应该的就是在满满的档期之上继续添加工作了;更何况,他不应该自私地耽误科恩兄弟的时间,只有清楚明白地拒绝邀约之后,他们才可以开始寻找其他合适的演员。
脑海深处闪过一丝念头,放弃“地心引力”,选择“醉乡民谣”。
现在蓝礼还没有和“地心引力”剧组正式签约,安迪和制作人还在紧锣密鼓地磋商相关条款细则,与此同时,安迪所在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还希望以蓝礼为核心,展开打包合作,整个谈判过程的利益牵扯没有那么简单。
换而言之,在白纸黑字签约之前,一切都还没有定论。
事实上,在好莱坞,类似情况数不胜数,在口头答应合作之后,演员却在正式签约之前,加入另外一个剧组,或者干脆直接无故退出,导致这个剧组手忙脚乱、措手不及,乃至导演和制片人都破口大骂,却束手无策。
如果是大牌导演、大牌制片人,那么就直接和演员撕破脸皮,此时往往都是经纪公司站出来背黑锅;但如果是没有权势的导演和制片人,就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吞了。
2000年赢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毒品网络”,男主角原本锁定了凯文-科斯特纳,双方已经谈妥了合作,但最后凯文临时改弦更张,出演了“惊天骇地”,导致史蒂文-索德伯格不得不重新挑选男主角,迈克尔-道格拉斯接替出演。
2003年的“圣诞坏公公”,杰克-尼科尔森已经和剧组谈妥了所有合作条款,只差最后签署合约了,却在关键时刻,杰克选择出演了“爱是妥协”,导致档期冲突,无奈之下,剧组只能另觅良缘,最后比利-鲍伯-松顿接棒。
2006年,科恩兄弟在拍摄“老无所依”的时候,希斯-莱杰是扮演冷面杀手的第一人选,而且双方已经达成了合作协议,但在正式开拍之前,希斯却无故退出,导致科恩兄弟不得不重新开始挑选演员,哈维尔-巴登接手了这个角色。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传记电影“布什”,这部由奥利弗-斯通执导的作品,从一开始,他就锁定了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认为克里斯蒂安是角色的不二人选,双方经过无数次洽谈,几乎达成协议,但就在最后拍板的一刻,克里斯蒂安还是选择了放弃,转身离去。
奥利弗-斯通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获得贝尔出演本片的机会,我们做了许多努力,花费了许多精力,不停地磋商、增加投资,但所有的努力都被他的一句’我想我不适合这个角色’而全部推翻。”
后来,这个角色由乔什-布洛林(josh-brolin)扮演。
上述例子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好莱坞甚至可以说是普遍现象。换而言之,蓝礼现在选择“醉乡民谣”,放弃“地心引力”,这也是无比正常的。
“醉乡民谣”无疑是蓝礼个人非常偏爱的一部作品,从角色到故事,从导演到风格,里里外外都透露出蓝礼无法拒绝的吸引力,选择出演“醉乡民谣”,无疑是最为简单也最为轻松的一个决定;但,念头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随即蓝礼就否决了。
他答应了阿方索-卡隆,约定就是约定,如果拒绝遵守约定,那么最开始的时候,就不应该点头答应,这不是说变就变的爱情承诺,而是蓝礼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可以履行的诺言。蓝礼不打算伤害阿方索的一番好意。
更何况,“地心引力”本来就是一次难得一见的挑战,不同于蓝礼之前任何一部作品,也不同于“醉乡民谣”,这样的演出机会着实难得。蓝礼没有理由放弃。
脑海里思绪万千,似乎已经沧海桑田,经历了无数起起伏伏;但现实生活里,乔尔的话音落下之后,仅仅只是过去了区区几秒而已。
蓝礼再次抬起视线,迎向了乔尔和伊桑那充满期盼的眼神,拒绝的话语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此时蓝礼才真正地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困难也多么残忍的事。
拒绝一部自己心仪的作品,欣喜若狂、爱不释手的作品;而且还是导演亲自找上门、诚意满满地发出邀约的作品,简短的交谈之中就已经迸发出了化学反应……现在,他却必须冷静而客观地拒绝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