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 舆论风向(1 / 2)

大戏骨 七七家d猫猫 2900 字 25天前

一辆救护车浩浩荡荡地穿过了中/城区的街道,朝着上东区的私人医院方向驶去,忽明忽暗的灯光和忽高忽低的鸣笛也终究没有能够吸引路人们的注意,因为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里,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每天都在繁忙的人们根本没有时间注意这样的“小事”。

但是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关于蓝礼-霍尔的事情却已经引爆了整个网络,短短不到一个小时之内就成为了最火热的新进话题。

此时,当人们意识到刚刚那一辆救护车里的可能就是蓝礼的时候,却已经追悔莫及,回过头,只能看到川流不息的熟悉车阵。

镇守在最前线的狗仔们纷纷发布了新闻稿,争抢时间差,但神奇的是,各方各界的观点都截然不同,以奇妙的方式呈现出了同一起事件,而事情真相却始终蒙着一层薄纱,让人捉摸不清。

“蓝礼-霍尔再陷大牌疑云:创口贴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却召唤了救护车?”

显然,这是剑指蓝礼的负面新闻,把所有焦点都放在了救护车之上,掐头去尾,大牌形象顿时就脱颖而出了。人红是非多的蓝礼,“大牌”传闻永远都不会轻易平息,更何况媒体记者还总是见缝插针地深化印象呢?

“发生在五十七街的混乱。

——正在拍戏的蓝礼-霍尔再次引发大面积骚乱,导致交通堵塞以及踩踏意外。”

这则是另外一个视角,从全局角度审视整个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至少是影响之一,然后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了蓝礼,认为正是他的“招蜂引蝶”,这才导致了意外情况的出现,并且对城市交通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再次出现访谈风波。蓝礼-霍尔拒绝接受采访,与媒体从业人员发生肢体冲突。”

表面看来,这是客观新闻报道,没有太多的情绪色彩掺杂其中,但深入阅读之后就可以发现,文章只字不提蓝礼的个人情况与狗仔的咄咄逼人,而是强调了冲突混乱发生之后的场景,截取了现场最为混乱的部分。

就如同杀人案件一般,强调了“谋杀”这样的惊悚字眼,让所有人都吓出一声冷汗,眼球效应也就达到了。

“瑞恩-高斯林扬言,’我要杀了你’;保罗-沃克和蓝礼-霍尔无作为。

——论好莱坞演员素质全面底下的可怕现状。”

这一次,瑞恩、保罗和蓝礼则成为了枪靶子,对峙之中的过激言论被截取了出来,并且详细地描述了三名演员先后与狗仔产生冲突的情况——只有冲突没有原因,刻意弱化原因之后就使得狗仔们成为了受害者。

“拒绝回应负面新闻,蓝礼-霍尔含糊其辞。”

整篇报道都聚焦于狗仔和蓝礼的交锋,关于范-迪塞尔、关于梅丽莎-拜诺伊斯特、关于环球影业和迪士尼的相关传闻,所有的所有蓝礼都没有给予相关回应,这也进一步让人产生了疑惑;仅仅只是在报道的末尾,提起了蓝礼最后因为身体不适而搭乘救护车前往了医院。

“蓝礼-霍尔与记者之间的不和谐采访。又一次。”

又一次。这个词汇十分简单,却能够简单直接地制造出“再犯”的意思,并且将记者摆放在了弱者的位置——有趣的是,记者们从来不承认狗仔是“记者”,但现在狗仔却又成为了“记者”。

报道之中也是如此,强调了记者们的采访意图,但蓝礼却拒绝接受采访,于是引发了冲突,进而演变成为了一场混乱,甚至还呼叫了救护车。尽管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呈现了出来,但还是把所有过错都落在了蓝礼身上。

上述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又是蓝礼-霍尔,但这一次却不是好消息。”

“egot的威势,蓝礼-霍尔拒绝配合媒体。”

“狂妄自大,创造历史之后,蓝礼-霍尔开始创造麻烦。”

“小题大做,蓝礼-霍尔以及霍尔的好友们将所有过错推给媒体!”

“拒绝采访,还是表示默认?负面新闻缠身,史上最年轻egot得主迷失方向。”

“迷失自我!记录制造机现在成为麻烦制造机?”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蓝礼-霍尔深陷打人质疑。”

“当救护车抵达现场:这到底是治病救人,还是炒作新闻?”

……

花样百出,这就是用来形容此时此刻的社交网络的最佳词汇,各式各样的新闻报道角度层出不穷,根本应接不暇,人们无从做出准确判断,更加无从识别真相,只能从只言片语之中捕捉到一个负面新闻的轮廓,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表明立场,纷纷对蓝礼发起了攻击。

世俗观点普遍认为:

名利场就是一个大染缸,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成功之后就必然容易腐朽。在这个圈子里独善其身着实太过困难,出淤泥而不染的案例没有多少,反而是如同流星般快速消逝的例子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