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房到后院,哪怕是此时此刻与蓝礼客套寒暄的间隙,艾玛的脑筋也在高速运转着。
一般来说,商业谈判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将主动权交给对方,由对方率先“漫天喊价、坐地还钱”,然后自己根据对方的出价来摸清心理,进而展开攻击;一种则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抢先把标杆树立起来,而后再围绕着这一准线展开谈判。
那么,她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电光火石之间,艾玛的脑海中却已经沧海桑田,然后,她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所以,你和克里斯刚刚的交谈一切都还顺利吗?”
“我不会用’顺利’来定义刚才的谈话,否则他就不会落荒而逃了。”蓝礼出人意料的回答让艾玛稍稍愣了愣。
随后,艾玛就欢快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当然。当然!但你不能责怪他,即使是我听说了你的话题,第一反应也是愣住了。我们显然都没有预料到,第一次见面交谈居然就已经来到了如此阶段。”
“我也没有预料到。”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我以为克里斯还需要一些时间思考,现在整个好莱坞之中,希望出演克里斯作品的演员,应该正在排队取号。我不太确定自己的位置如何,今天的面谈应该只是第一步,但克里斯径直就发出了邀请,我也有些措手不及。”
所以……这不是蓝礼的错,而是克里斯的错?
艾玛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小幽默,她笑得越发轻快起来,“但我猜测,蓝礼阁下这次一定是有备而来,否则,你也不会说,那是一个赌博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衡量看看,这一次赌博到底划不划算,值不值得放手一搏。”
艾玛选择了防守。
不同于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顶级制作人,艾玛并不是一名纯粹的正职制作人,她主要负责制作克里斯托弗的所有作品,与其说是制作人,不如说是导演的御用沟通桥梁;在克里斯托弗之外,她仅仅负责制作了一部电影,“超人:钢铁之躯”。
换而言之,艾玛本身就不是利益至上或者运筹帷幄的类型。所以,她没有咄咄逼人地把主动权全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以退为进、以守代攻地切入谈判。
蓝礼没有客套没有推辞,也没有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径直就按照安迪的叮嘱,抛出了期望中的片酬数字,“两千万,加上百分之五的北美票房分红。”
艾玛的表情微微有些意外,不是因为片酬数字太高,而是因为片酬数字太合理:
没有夸夸其谈,没有狮子开口,也没有天花乱坠,而是提出了一个脚踏实地的数字,几乎就是艾玛没有办法反驳也没有办法拒绝的数字。
事实上,关于托马斯-图尔、“侏罗纪公园”和蓝礼的项目谈判进展,业内或多或少还是可以捕捉到一些风声的;而且,因为托马斯和克里斯托弗的私交甚密,艾玛了解的情况还要更清楚一些:关于最先一千五百万的片酬、现在的两千万片酬,整个起承转合都是知道的。
客观来说,以蓝礼现在的业内成绩,两千万加上百分之三的票房分红,这是电影制作公司的心理底线,如果等到“地心引力”上映之后,情况就将有所变化了票房失利,那么蓝礼的两千万俱乐部也依旧跑不掉;票房成功,那么票房分红比例就绝对不止现在的数字了。
但站在经纪公司的立场之上无论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还是其他竞争对手,他们都在期待着蓝礼能够更进一步,进入“三千万加上票房分红”的俱乐部,开创一个全新时代。
当今的好莱坞电影市场,片酬部分已经基本固定了下来,两千万俱乐部就是一个无法打破的桎梏,如果想要追逐更高的片酬,那么就有两种情况
要么是像汤姆-克鲁斯那样,降低或者放弃底薪片酬,完全以票房分红作为收入,数字基本是百分之十五起跳、百分之二十五封顶,演员片酬与票房表现直接挂钩,这也使得汤姆-克鲁斯每一部电影的宣传都格外卖力。
要么是像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那样,以票房分红来“威胁”制作公司,然后制作公司在分红数字和片酬底薪之间做出衡量,最终敲定一个“不会亏本”的片酬数字,比如四千万或者五千万,一口气支付所有片酬之后,演员们就放弃分红的权利。
可以简单总结为,制片公司和华尔街愿意割舍的利益已经达到了瓶颈。
各大经纪公司都在期待着蓝礼能够打破这个瓶颈,但现在,蓝礼却提出了一个无比合理的片酬,正因为太过合理,以至于艾玛根本无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