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周刊”,一百分,“霍尔霍尔霍尔。阿方索-卡隆奉献出了一部完美无瑕的电影,而蓝礼-霍尔也再次奉献出了一次完美无缺的演出。在一望无际的太空之中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生命崩溃的恢弘冒险,但没有人能够听得见他的嘶吼和尖叫,层层叠叠的情绪宣泄,让人们真正地看到了表演的巅峰状态。”
“今日美国”,一百分,“阿方索-卡隆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工作,打造出了一部难以超越的电影院电影,但……所有的赞美之词都务必献给蓝礼-霍尔。这位年轻演员用细腻而深刻、丰富而饱满的眼神赋予了角色灵魂、赋予了故事生命,他所出现的每一个画面都令人赞叹。如果现在还有人好奇为什么他能够成就egot,那么这就是答案。”
“华盛顿邮报”,一百分,“当观影结束时,每一位观众都不由自主地起立鼓掌,这是属于阿方索-卡隆的,更是属于蓝礼-霍尔的!继’醉乡民谣’之后,蓝礼-霍尔再次奉献了一次入魂的表演,层次分明、核心深刻,他的表演就是那种’让观众彻底融入故事之中无法自拔’的类型,在电影的结尾,霍尔的表演足以载入史册!”
“名利场”,一百分,“顶礼膜拜!将所有的掌声和所有的敬意全部献给蓝礼-霍尔!他成功了,又一次地,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同时再次证明了他是当代最出色也最优秀的演员之一。不可思议的一次演出!”
在首映式结束之后的采访环节里,蓝礼屡次强调,他希望所有人能够把焦点放在导演身上,因为这就是一部属于导演的作品,阿方索-卡隆的导演印记和镜头语言赋予了“地心引力”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他剧组的各个环节都只能算是导演手中的工具,包括蓝礼自己。
当阿方索却第一时间赞扬了蓝礼,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这名年轻演员,甚至直言不讳地认为蓝礼就是当代最伟大的演员之一。当时,人们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导演和演员之间互相称赞互相追捧的例行套路;现在,主流综合媒体也都纷纷表示了符合赞同。
从“醉乡民谣”到egot再到“地心引力”,这确实是属于蓝礼的一年,表演层面的全面爆发成功地让蓝礼跻身的殿堂级别的人物。
egot成就大满贯之后,业内业外其实是颇有微词的。
物极必反,这是自然界的守恒定律,赞誉达到了极致之后必然就引发反感和抗拒,尤其是当蓝礼还如此年轻的情况下,说是羡慕也好嫉妒也罢,说是不屑也好清流也罢,不可否认的是,人们或多或少还是产生了厌烦。
对于频频在各大媒体之上看到蓝礼的新闻,而且还清一色全部都是赞誉,不由自主地就会想要忽略或者跳过,甚至更进一步地开始恶意揣测,吐槽和嫌隙纷至沓来,“就好像全世界就只剩下蓝礼-霍尔一名演员般”。
不要说普通观众了,就连蓝礼自己都渐渐开始觉得麻木和厌烦。上半年,蓝礼就突然陷入了一个停滞期,对于表演失去了热情和动力;下半年,蓝礼取得了突破之后,却也不愿意过多在媒体面前曝光,更多时候还是希望所有的视线能够坚守在作品之上。
但……作品就是作品,优秀就是优秀,这是无可争议也无法抗拒的。
就好像竞技体育赛场一般,尤塞恩-博尔特(usain-bolt)巅峰时期称霸全世界赛场,一个接着一个冠军拿到手软,他就是不可战胜的,那些嫉妒的挑战的目光无处不在,不管人们是否喜欢也是否支持,但他就是能够赢得冠军。这就是绝对实力。于是,争议声就渐渐开始消失——又或者是依旧存在,却没有人在乎了。
现在的蓝礼也是如此。
egot大满贯的辉煌,确确实实让人感到了疲倦,但戛纳的“醉乡民谣”和威尼斯的“地心引力”却依旧是不可否认的绝对佳作,甚至可以说是经典佳作,两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再次证明了蓝礼作为新生代演员第一人的绝对地位,哪怕是在整个好莱坞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不服?憋着。
“地心引力”在威尼斯首映登场之后,尽管缺少了官方场刊的统计,但置身于水城之中,却可以明显感觉到风向的变化——
对于阿方索-卡隆的赞誉之声一骑绝尘,而对于蓝礼-霍尔的肯定之词更是不绝于耳,不少人都纷纷表示扼腕,“地心引力”没有能够参加主竞赛单元,否则,金狮奖的最有利争夺者就已经诞生了,更遗憾的是,蓝礼与最佳男演员奖擦肩而过。
威尼斯电影节之前,人们就在迫不及待地热烈讨论着:蓝礼能否完成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大满贯壮举?
如果可以的话,他显然是影史最年轻达成如此成就的演员,同时也应该是影史完成用时最短的演员——仅仅两年,在创造历史的道路上,蓝礼确确实实是一骑绝尘,轻松地笑傲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