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 戏谑资本(2 / 2)

大戏骨 七七家d猫猫 2395 字 28天前

“地心引力”以商业电影的姿态杀入最终决战圈,却是一个意外惊喜,尽管好评如潮,但强烈的商业属性却可能如同“阿凡达”一般,反而成为阻止电影在奥斯卡创造佳绩的绊脚石——薄弱的剧本是两部商业电影的共同点,但精彩的表演却成为了“地心引力”的未知因素。

现在整体来看,“为奴十二年”几乎没有对手,“地心引力”和“菲利普斯船长”需要爆出惊天冷门才能够翻盘;而“为奴十二年”的真正对手来自于另外一部作品,在金球奖之上被归类于音乐喜剧类部门的作品。

其次是音乐喜剧类部门。

“美国骗局”则是一骑绝尘,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七项提名,与“为奴十二年”并驾齐驱,这部十二月才正式上映的作品正在成为今年颁奖季的三号种子,打乱局面。

哥伦比亚影业负责发行,大卫-O-拉塞尔执导,演员阵容一样星光熠熠,延续了导演过去两部作品“斗士”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风格,又是奥斯卡颁奖季的典型治愈系作品,上映之后也是一路节节攀升,早早就已经抢先预定了今年奥斯卡的种子席位。

“美国骗局”的方方面面都让人联想起去年的那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看似喜剧小品,实则以小见大,精良的制作、戏谑的态度和举重若轻的回归,这一切都使得“美国骗局”成为了奥斯卡系喜剧的最佳代表。

大卫-O-拉塞尔就好像阳光版本的科恩兄弟,又或者是积极版本的亚历山大-佩恩。但这也恰恰是最为遗憾的部分,科恩兄弟足够黑暗,一黑到底地揭开社会阴暗面,亚历山大-佩恩足够小资,将中产阶级的问题剖析地尖锐而深刻,而大卫-O-拉塞尔呢?核心思想始终如同隔靴搔痒,兜兜转转的最后一圈依旧是美国梦式的心灵鸡汤。

从“斗士”到“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再到“美国骗局”,大卫-O-拉塞尔的作品总是如此,轻而易举地收获学院派的喜爱,却终究还是在演员方面绽放光芒,作品整体和导演本身还是缺少了真正重拳的攻击力。

某种角度来说,“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都是同一类作品,圆润、顺畅、和谐、精致,却少了一些犀利感;但不同之处就在于,“为奴十二年”的黑人题材却赋予了作品天生的攻击性,这也使得后者在颁奖季竞争中,稍稍领先了“美国骗局”半个身位。

金球奖提名名单就可以看得出来,“为奴十二年”和“美国骗局”都是七项提名,但后者的奖项还是更多集中在表演部分,而前者还拥有一项技术提名。不出意外的话,“为奴十二年”的颁奖季前景应该依旧占据优势。

在这之外,“内布拉斯加”、“醉乡民谣”、“华尔街之狼”和“她”也纷纷赢得了最佳影片提名。

整个颁奖季都在持续不断制造话题的“华尔街之狼”在一片骂声之中出现在了金球奖的提名名单之上,这也是一个信号。

关于“华尔街之狼”的话题,数不胜数,洋洋洒洒地说不完,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这部电影所宣扬的价值观恰恰戳中了好莱坞的痛处。

电影主人公乔丹-贝尔福特(JBelfort)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刺痛了无数美国人神经的存在,他聚敛的财富和他犯下的罪名一样出名,他的发迹史也代表了诸多资本家的黑历史;但电影却没有批判乔丹,而是以喜剧的形势细致入微地展现整个人物。

这种荒诞而轻松的处理方式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侵犯”——标榜金钱和地位、踩踏道德和法律,尽管人人都知道这就是社会现实,但真正赤果果地在大屏幕之上看到,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受到了严峻挑战。

业内权威杂志“综艺”就如此评论到,“华尔街之狼”的男主角乔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大明星,而现实生活里,真实的乔丹-贝尔福特也没有尝过“正义”的制裁,他仅仅入狱二十二个月之后就被释放,之后通过自传再次大赚一笔,所到之处还有大批粉丝蜂拥上来索要签名。

如此价值观确实令人无法苟同。

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华尔街之狼”饱受争议,学院评委表现出了强烈不满。

某种角度来说,“华尔街之狼”和蓝礼的状况是同样的,他们都正在对抗华尔街资本,前者甚至揭开了华尔街光鲜亮丽表面之下的肮脏和黑暗,但为什么好莱坞的态度却出现了微妙的分歧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