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排片率(1 / 2)

文艺生活 薪越 2156 字 1个月前

李桉虽说性格上有些内向,但不介意交流和宣传。

从事电影行业,尤其是在好莱坞那种商业化的氛围下,每一部电影都要或多或少的进行宣传,越是成功的电影宣传周期越长。

导演作为好莱坞体制的一部分,在签合同的时候就会有配合宣传的条款。

不像内地,大导演可以耍大牌,不想宣传直接走人,大家还会觉得有大导演的风范。

要是在好莱坞这么做,按照合同需要赔钱,商业化的社会就是如此。

李桉参加电视采访节目是常有的事儿,无论在美国还是宝岛都难以避免,观众想知道这个导演过往的经历,是怎么成功的。

东西方观众在文化上或许会有差异,但在八卦上是相通的。

八卦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人类喜欢窥探他人的*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李桉刚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或许会不好意思,可讲述的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

实际上,慕姗姗访谈的话题尺度并不大,远不如美国和宝岛的同行。

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不同,那些人谈论的话题更为肆无忌惮,包括个人的私生活,或许还会加以调侃和讽刺。

对李桉来说,慕姗姗的访谈恰到好处,没有触及到个人*的层面,谈话风格比较舒适。

两人更多的是对电影中的情节做了交流,尤其是李桉早期的华语影片。

自从凤凰卫视播出了《姗姗访谈录》后,这档节目在海外华人中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了内地第一档深度访谈类节目。

访谈结束,李桉会带人到全国各地看外景,第一站是戈壁沙漠,天山冰川。

自从看了《美丽华国》的节目后,他承认内地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这种风光景致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拍出来一定会很有感觉。

就像好莱坞拍外景往往选择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一样,那里的自然风光优美迷人。

八月中旬,《生死抉择》的剧组回到京城。

这部戏原计划是三个月拍完,现在只用了两个半月,进度飞速。

倒不是粗制滥造,而是京城电影制片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上当地部门的配合,才有了这样的结果,可见国有单位一旦发力,效率惊人。

这背后是韩三评的期望。

回到京城后,剧组没有停下来,后期制作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早一天上映,就早一天出成效,毕竟时间不等人。

总局已经把组建华影集团的方案提交了上去,就等着批复了。

像这种情况,只要中间没有波折,过年之后文件肯定会下来,人事任命也会跟着下达,年前的这几个月尤为关键。

此时《泰坦尼克号》在国内的放映接近尾声,从春天到秋天,足足五个月的时间。

这种超长时间放映带来的效果相当明显,影片在国内的总票房达到三亿六千万,相当于四千五百万美金,创造了一个票房纪录。

相信这个纪录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打破。

这场狂欢即将结束,带给国内电影行业很多的思考,也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对于电影行业而言,看到了好莱坞最新的电影工业成果,知道了商业电影能够做到什么地步,开阔了眼界,明白了接下来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