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大局(2 / 2)

北雄 河边草 2030 字 1个月前

只是在渊盖苏文回到东部的路上,寻相率人追踪上去战了几场。

突厥人没有恋战,护着渊盖苏文向东急行而去,不久就进了山,让没寻到什么好机会的寻相懊恼不已。

等到突厥人退兵,寻相又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了一遭,除了吸入了不少烟尘之外,也无多少斩获。

跑腿报信倒是正好,却没发挥出关键作用。

到了十月间,寻相率军回到平壤城,归入大军主力统辖,直到今日,兵部郎中刘朝宗率人在一支骑兵的护送下,来到了白岩城。

李年听得西边战况后,大喜过望,这也意味着,白岩城的唐军能够得到大军主力的支援,不再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他此时都有点后悔,不该派贺老声率军出去,这鬼地方冬天非常寒冷,这个天气出去征战,大军将士也不知受不受得了,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如果能早点听到西边的消息,那就不如按兵不动,等待明春再跟敌人交战。

…………

不过到了十月,辽东半岛上的战局已然分明,灭掉高句丽不再只是唐军将领们口头上的话语,而是渐渐成为了现实。

没有谁还会认为唐军会像以前各朝的远征军那样,在高句丽的地面上栽跟头,即便之后会有所挫折,也不会影响到战略层面了。

换句话说,大局已定,唐军上下尽都有功,只待朝廷封赏而已。

刘朝宗也带来了大都督李靖的军令,让李年所部就地驻扎,等待明春大军主力会派兵来援,一同清剿高句丽余孽。

另外就是让唐军莫要再多做无谓的杀伤,剿匪嘛,一定是剿抚并用,坚决铲除那些顽固不化的家伙,对那些有了降唐之心的,则示之以仁,怀柔其心,彻底瓦解高句丽残余的反抗势力。

也就是说,从灭国之战,转向了剿匪战事。

…………

李靖审阅了高句丽的户籍,高句丽有七十多万户,总人口大略有三四百万人。

不过不用当真, 高句丽的地方官员有虚报人口的惯例,因为那样可以得到封赏,也能让高句丽看上去强大一些。

实际上水分之大,足以漫天。

此时的高句丽,有二百万人也就顶天了,这还要加上辽东被突厥人俘获,杀戮的那些,如今的高句丽腹地,有一百五十万人,足以堪称奇迹。

而经此一战,高句丽的人口更是锐减,东部山区林林总总大致上应该能有个三四十万人,对唐军已然构不成威胁。

明年李靖打算派水军从半岛东岸登陆,扫清海边的高句丽渔民村寨,彻底把高句丽的残余势力锁在山中。

李年部要想立功,那就把渊盖苏文等东部部族的首领们捉住,不然剿平一些山中部族,和灭国之战比起来,功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白岩城,中军大帐之中,刘朝宗问了李年一句,“若朝中在高句丽设下都护府,将军可愿领之?”

一句话,问的李年愣神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