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看孙承宗一直不停念叨着,不由暗暗叹口气,老师在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上有一手,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说不定真的还赶不上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呢。
反正今天袁崇焕是见识过了韦宝的本事了。
不但擅长颠倒黑白,而且杀伐决断,凶狠无比,比武将更能下黑手!
若不是对韦宝反感的紧,袁崇焕甚至认为韦宝有一些帅才。
义不掌财慈不掌兵,为将帅者,的确是需要一些杀伐决断的。
而且韦宝今天反覆教训马世龙,并不牵扯其他人,显然是不想将事态扩大。
还有,韦宝只针对马世龙身边的人,并没有真的杀了马世龙,显然还是以威吓为主!
这些都说明韦宝是有的放矢的。
“不行,我这就去将马世龙放出来!一个堂堂的总兵,怎么能被人禁足在露天,还是城门口,这不是将我蓟辽将士的脸面都丢尽了!?若是如此,老夫这个蓟辽督师,当的还有什么用?老夫以后哪里还有脸面见人?”
“恩师,千万不能去,韦宝当时说过了,若是有人放出马世龙,当场击杀马世龙,而且放马世龙的人,得被替代!恩师何等身份,怎么能被关押?”袁崇焕急忙劝说道。
“他敢!老夫就算是犯了王法,除了陛下下令,谁敢关押老夫!?别说他韦宝,魏忠贤也不敢关押老夫!”孙承宗愤怒的高声道。
“恩师,消消气,今天的确是马世龙顶撞韦宝在先前,韦宝是占了一些道理的,您不用忘记,韦宝不单是您的弟子,还有监军的身份,韦宝代表的是陛下。恩师不看僧面看佛面,要顾虑韦宝背后的陛下啊。”袁崇焕道。
孙承宗闻言,深深叹口气,没有再急着向外冲了。
“崇焕,你说老夫是不是瞎了眼,本来还觉得韦宝是个人才,没有想到他如此丧心病狂,如此胆大妄为,居然敢随便拘拿一个总兵大员,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干的?”孙承宗对袁崇焕道。
“恩师,看开一些吧。”袁崇焕摇了摇头,叹口气道:“我早说过韦宝非善类,心狠手辣,心黑不说,且皮厚的紧,这种人最是可怕不过的。现在已经收了韦宝,恩师还去计较这些做什么?现在要想将韦宝逐出师门,别人反而会说恩师气量狭小,护着手下人,不顾朝廷的纲纪国法。”
孙承宗闻言,嘿的一声,重重的用拳头砸在自己的膝盖上面,好后悔啊。
自己如此资历,如此身份,在官场混了一辈子,居然连一个十五岁的人随随便便的一招都抵挡不住。
孙承宗知道自己这个晚上是要注定无眠了,一肚子的苦水,几乎将老太能一夜愁白了头。
孙承宗自然比谁都清楚魏忠贤要整治自己,要让人挤走自己。
但孙承宗根本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因为他自己不走,就是皇帝也不好说让他走的话。
因为当初没人愿意来辽东,是他主动请缨!本来以他的年龄和资历,完完全全可以在朝廷安心养老,和一帮内阁高官一样,每日按时上朝下朝,也到了该回家养老的年纪了。
但自己不但主动请缨,且让辽东进入了少有的太平年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且遏制住了建奴在辽东的拓展,他都是有功劳的啊。
可韦宝这么一来,孙承宗彻底懵圈了,本来没有在意的一个,随随便便收的弟子,现在却如同猛虎一般,让他这头真老虎如坐针毡。
孙承宗无眠,吴襄、祖大寿、毛文龙等一干人也同样。
还有高第和三个大太监简直不敢相信,本来在他们看来,韦宝就是一个谦和有礼,文质彬彬的少年,对谁都客客气气的,没有想到韦宝这么狠,说杀就杀,还一次性杀几十人!
明日议事,后日就是韦宝与吴雪霞的婚礼。
本来事情就很多,现在又冒出韦宝怒怼孙承宗,并且惩治了马世龙这么大的事情。
大家都感觉山海关的空气很压抑。
孙承宗睡到了后半夜,还是忍不住起来写奏本。
打算弹劾韦宝。
奏本是明时期臣工向皇帝上奏的文书之一。
明初定制,臣民具疏上於朝廷者为奏本。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改革后,题、奏并行,官员公事用题,私事用奏。
清因明制,然仅限於官员使用。
凡官员至任、升转、加级、记录、宽免、降罚,或降革留任,或特荷赉谢恩,或代所属官员谢恩等事,概用奏本。
清初规定,奏本文字不得超过三百字,奏本正文之后,须注明全文的字数及用纸张数。
奏本处理程序和题本相同。
在清代,凡官员的奏本,先送通政使司点验,再由内阁票拟后呈皇帝裁定。
批本处和内阁照皇帝裁定的票签文字,用笔照录於奏本封面上,然后送六科发抄施行。
奏疏的主要功用在於臣子向皇帝进言,属於文书一类。
所谓“奏”,就是进献的意思;所谓“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解决。
奏疏的种类很多,汉代有章、奏、表、议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
隋、唐、宋时期一般用表和状两种,宋代增“加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递的程式比较简便的文种。
元代有奏、启和表章,明、清两代有题本、奏本、表、笼、启以及康熙朝后广泛使用的奏折等。
“奏”在秦、汉时期开始使用,《文心雕龙》中提到奏的功用在於“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想谬”。
奏有固定的程式:首称“臣昧死言”,末云“稽首以闻”。
延至明、清,奏的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称奏为“奏本”。
明沈德符《章奏异名》:“今本章名色,为公事则曰题本,为他事则曰奏本。”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干隆十三年谕,向来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
“奏本”主要是因私事向皇帝上的文书。
高拱集,“奏本”多为恳辞皇帝加官或乞休,内容虽不无谦辞,但颇能窥见高拱之为人。
题本是明清时特有的一种奏本。
明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
《高拱全集》中的题本远远超过奏本,自然与高拱位极人臣的身份有关。
高拱所奏题本,涉及的事务十分广泛,大致分类有以下几方面。
一、大修边政以防御北虏入侵。土木之变后,明朝的国力发生了急剧的变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倾覆的局面。后虽暂时的化解了危机,但边患不断。
其中原因,除了与明中后期军事实力的薄弱之外,还与明政府的闭关锁国不无关系。
隆庆五年,明朝和蒙古封贡互市,开放边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