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六十六 辅国公党】(2 / 2)

明鹿鼎记 轩樟 5074 字 1个月前

当时李逵定要进到里面去看一看,正遇到有说书先生在讲《三国志》中“关云长刮骨疗毒”这一段,李逵听得兴起,高声叫好。

燕青就拉住他道:“李大哥,你怎地好村!勾栏瓦舍,如何使得大惊小怪这等叫!”

除了演艺人的表演之外,所有人都是很规矩的在那欣赏,如有旁人高声喧哗,还会被人自觉地进行阻止。

勾栏院内一般都是专业的商演舞台,如京城这类比较繁华的地方,里面大大小小的班子有很多,基本上各个地方的都有,而一些小地方的勾栏基本就是以本地及周边的班子为主。

在古代,一般的民间演出基本都是露天为主,但是在这种成规模的勾栏内,考虑到天气对演出的影响,因此给造成了全封闭型。

这样无论冬夏无论风雪天气均可让观众舒服的在里面观看欣赏,同时也更加地便於管理。

既然是属於商演,去观看的人自然是要付钱的。

与那些在天桥广场上卖艺的不同,那些人靠的是围观之人的打赏,表演之后才会有赏钱。

表演的若是精彩还行,但若是表演的不受欢迎,那些围观者就会选择离开。

而勾栏院内的表演则不同,想进去观看表演必须要先买门票才行,否则就躲在墙根处远远的听别人热闹。

当然也有一些勾栏院是可以免费进入的,但每到表演一个节目之前,就会有专人出场,对众人讲解接下来将要表演的节目,然后会向众人讨要赏钱。

这个人自然一定是要口才好才行,来的人虽然都是来看表演的,但若是有好口才之人提前助兴,自然也会不吝打赏。

所以说,一般的那些无名的或者是仅仅是过路的艺人基本是别想轻易就能进到勾栏院中表演,而只能屈就於天桥或者广场之上卖艺。

勾栏的搭建还借鉴了当时庙会戏台的一些特征,里面设有高出地面的戏台,戏台之上有乐床,之后是戏房。

而从戏房到戏台之间的通道被称作“鬼门道”,亦称“古门道”。

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演员们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已作古的历史人物。

苏东坡就曾有诗云道:“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这里讲的就是勾栏之事。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进来,在各个勾栏之外,管理人员还会在门口张贴“招子”,就类似於如今的海报,上面列明当日所演的节目及演员。

在瓦舍之中不止有大小勾栏,还有各种商铺饭店,因此其不只是一个娱乐场所,还是一个极易聚齐人气的大商市。

里面鱼龙混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各个阶层的人都会有。

在宋代时,勾栏院几乎被所有人所喜爱,无论城市大小,都会有勾栏存在,也因此出现了许多身具各种才艺的传奇之人。

被许多传奇话本中所锺爱能迷倒皇帝的北宋歌伎李师师就是出身於勾栏院内,还有《水浒传》中的阎婆惜亦是勾栏出身,均是能书会画、歌舞俱佳之女子。

因此,当时的勾栏其实就跟后世的娱乐圈没什么两样。

要不你有才艺,要不你有样貌,或者才貌俱佳。

两样都没有的人,在那个地方也只能去给人跑腿打杂。

韦公爷很喜欢在勾栏院流连忘返,但并没有找乱七八糟的女人,再漂亮也能忍住,韦宝在这方面还是挺洁身自好的,当然,与他身边的女人姿色出众,而且数量不少也有关系。

光是美女秘书就有上百人之多。

都是从几百万人当中挑选出来的。

别说风花雪月的女子,韦宝就连身边的美女秘书,也很少碰,顶多情绪来的时候,说说笑话,动手动脚,弄点小情调,尚没有动过真格的。

还有那一群专门服侍韦公爷生活洗漱这些事的朝鲜女子,韦宝也一个没有动过。

当然,这与韦宝有大志向也有一定的关系,对於韦宝来说,每天的玩乐,也是一种工作。

但如果这样的日子太长了的话,韦宝可能会弄一两个勾栏女子。

韦宝最夸张的是,将一条胡同都改成了勾栏院。

其实就是风月场所。

这是大明首次将那种事正规化。

明朝相对於宋朝来说太穷了。

但风气方面是很开化的。

这与明朝朝廷不怎么抓这些事也有关。

因为是韦公爷的产业,所以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顺天府衙门,方方面面都很给面子。

加上天地会的庞大财力和管理能力。

居然将这个勾栏胡同一下子打出名气,并且企业化了。

好在,很快到了陪同皇帝离京前往辽东的日子,否则韦公爷管理一个勾栏胡同都管理上瘾了,天天搞什么花魁选举。

大有想将京城的勾栏胡同超越大明最出名的风月场所秦淮河的趋势。

朱由校离京,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要安排人监国。

朱由校没有太子,所以只能安排内阁大臣们和几个国公一起监国。

韦宝的崛起,让本来要被换掉的首辅大臣顾秉谦和次辅魏广微得以保全,暂时还没有被搞掉。

真实的历史上,他们是受不了魏忠贤的挤兑,被迫告老还乡了。

现在他们因为与韦宝的关系很不错,韦宝又这么强大,所以便不用告老还乡了。

朱由校离京也没有带多少人,魏忠贤是肯定要跟在御驾跟前的,客巴巴就不方便出来了。

此外便是东厂、锦衣卫、御林军,和随行的丁绍轼和冯铨两个内阁大臣了。

总人数上万人,不算特别大的排场,也不算特别小的排场。

好在只是前往辽东,韦公爷又说皇帝是为了给他主婚而去的,所以主动承包了所有人的来回费用。

“韦爱卿,这些银子,不用你来出,堂堂御驾出行,来回路费还得你出,这成何体统。”朱由校笑着对韦宝道。

朱由校邀请韦宝同辇,能与皇帝同一部车,这是莫大的荣耀,但韦宝并不觉得舒服,在皇帝面前,总是不能自在的。

比如皇帝现在就是侧躺着与他说话,而韦宝不得不坐的笔直。

韦宝知道皇帝只是客气,笑道:“陛下,能为陛下出银子,这是微臣的福分,多少人想找这种机会都找不到呢。”

朱由校笑道:“你就别哄朕了, 有谁愿意为朕出银子?朝廷有困难,朕想向人要一两银子,也是要不到的,否则各地的灾情,当地大户随便凑一些银子和粮食,也不至於饿殍遍野。”

韦宝点点头:“是啊,无利不起早,这也是人之常情,让那些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他们可以很团结,因为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但让他们赈济灾民,他们就舍不得拿出一个大子了。”

“有没有什么法子治他们?朕真是生气。”朱由校问道。

“没有办法,若是太平盛世,可以出台一个反囤积居奇的律法,但现在是大明困难的时候,如果搞的太紧张,就没人敢做买卖了,会让情况更加恶化。如果一直找借口打掉各地大户,大明的基础也会崩坏,试想一下,各地的大地主,大户世家都拿了银子乱逃,或者干脆支持土匪与朝廷对着干,天下岂不大乱了。”韦宝道。

朱由校叹口气,“那该怎么办?”

“只能等,一点一点的,用耐心让大明好转,哪里有问题,解决哪里的问题,从各地的吏治腐败开始治理。”韦宝道:“微臣还有一事要告诉陛下,这次微臣因为皇恩浩荡,得了公爵封号,有很多人送礼,微臣都收了,而且,微臣都留了名册,记录了数额,微臣必须告知陛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