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千古第一仁政(2 / 2)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传温体仁和郭允厚过来见朕。”

等到王承恩领命吩咐小太监去传温体仁和郭允厚之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徭役废除之后,铁道路便可以通过地方官府再征召百姓做工,按照进度和干活的多少来计算工钱,无非就是多派几个小吏的事儿。”

洪承畴躬身道:“陛下英明。”

之前那些出徭役的百姓在工地上混日子,一是为了工钱,二则也是为了把徭役的日子混完,自然不可能玩命的干活,这进度自然也就快不了。

但是如果采用崇祯皇帝所说的那种方式来征召百姓干活,想必会让铁路修建的进度加快一大截!

徭役废除不废除,就不是自己这个铁道部尚书能管的,自然有温首辅和郭尚书一起陪着陛下头疼。

匆匆忙忙赶来的温体仁和郭允厚在得知崇祯皇帝要废除徭役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皇帝在搞事情,或者说皇帝又拍脑门子做决定了!

废除徭役是不是好事儿?肯定是!

《韩非子·备内》: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

任谁都知道,轻徭薄赋就能民安!

大明的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而且这些都是无偿的!官府不会给一文钱的工钱!

尤其是征发徭役是可以强制性进行的,一旦涉及到紧急性持的修筑河堤什么的,临时雇佣人方便还是直接征发百姓强制干活方便?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徭役自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已经改了很多,包括会给工钱,甚至于按市面上的工钱来给付。

但是百姓们的思维却是一时半会儿的转变不过来,哪怕是能拿到工钱,也一样认为这些活计是自己额外干的,能偷懒就偷懒。

这一点,整个大明的官员们都是心知肚明。

但是正应了那句话,欺上不瞒下,反正百姓们拿了好处,自己官声就会好,官声好了京察考核就会有加分,升职的机会也就大,何必在这种小事儿上面给自己找不痛快?

而且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

对于温体仁和郭允厚来说,如今崇祯皇帝一拍脑门子就决定废掉徭役,那以后要是涉及到河堤、寝陵等等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难道说,大明崇祯皇帝的寝陵不是少府征发徭役修的,而是雇佣力工来修筑的?

想想都觉得蛋疼!

崇祯皇帝却对于这些理由嗤之以鼻:“现在的百姓都被惯坏了,真正出徭役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让那些劳工干活,百姓们只是象征性的摆弄几下就算完,这是糊弄谁呢?

是,朕的大明现在不差钱,不管是国库还是内帑,里面的银子多的是,得经常打理才不至于生锈,可是也不是这样儿浪费的!

废除掉徭役之后,以后百姓们再干活就是按工付钱,干的多自然就拿的多,干的少了就拿的少,很公平!”

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言之有理,但是却过于片面。

像修建铁路也好,其他的一轻徭役也罢,陛下想要废除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像寝陵、河堤一类的徭役,陛下也要废除?”

光想着怎么提高百姓干活积极性的崇祯皇帝也迟疑了寝陵和河堤这两个都是有危险的,到时候真要是把这些徭役都给废了,那老百姓愿意不愿意来做这两份工可就真不好说了!

尤其是其他的一些可能会涉及到危险的活计,很可能就没有百姓来干,只能依靠那些蛮子了!

自己活着的时候还好,甚至于自己的儿子那个时代应该也没问题,可是当大明真的统一了这颗蓝星之后呢?

当有一天,没有了蛮子的时候该怎么办?靠谁来干活?

迟疑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还是咬牙道:“河堤一类的徭役,交由当地卫所!

至于朕的寝陵,还是等以后再说,或者由少府出钱雇佣百姓,或者由少府征发卫所。

总之,废除掉一切徭役,与民休养生息!”

后世的三峡工程有没有危险?不还是没有强制百姓去劳动!凭什么大明就不行?

别扯什么挖掘机和先进技术手段一类的,大明也没有三峡那么大的工程!

至于其他的,像黄河大堤,救灾一类的事情,原本就应该是卫所的职责,凭什么让百姓去干?

还有自己的寝陵,那是少府该研究的问题,不是百姓应该免费无偿的劳动!

温体仁和郭允厚对视了一眼之后,只得躬身道:“陛下仁慈!”

不劝了!你爱咋咋滴!

崇祯这样儿的皇帝就没办法劝,别管什么事儿都是一拍脑袋就决定,劝也劝不住!

再说了,废除徭役这是可以算得上是千古第一的仁政了,比之前的永不加赋还要更加的仁!

永不加赋是怎么回事儿,站在温体仁和郭允厚的位置上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对于其中的弯弯绕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废除徭役可就完全不同了,这意味着百姓们除了自己耕种,还有处理好自己家中的那一摊子事情以外,剩下的免费劳动完全没有了!

依着崇祯皇帝的性子,说是要雇佣百姓给工钱,那就肯定是给工钱,说是干不好了少给钱那也肯定会少给钱,到时候百姓们干活的积极性也确实能提高一些。

其他几个方面先不说,光光是铁路修建工程进度的加快,就不知道能给大明带来多少的好处了!

ps:第三更送上,今天一万两千字更新完成。这次献祭掉另一个基友扑街梵的《三国之大汉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