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教育问题(2 / 2)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1744 字 1个月前

“先不说这孩童入学堂读书,读书的费用谁来出。就说如果每个村落都设立以个学堂,学堂谁出钱来建造?这些学堂的先生又从哪里找,先生的束修谁来出?”

“这钱就应该官府出,官府每年从百姓手中收这么多的税,就一点也不打算回馈百姓一点儿吗?”

唐三任现在算是明白王二为何说这事自己做不了主了,敢情王二的想法是所有村落里的学堂以及先生都是官府负担,这还不算日常的笔墨纸砚的消耗。

“王二!,你想过没有,若是所有孩子的读书费用都由官府负担,官府能不能承担的起?这不是一个村子两个村子的事,现在房山州下辖房山、良乡两县之地,光是村落至少也要有几十上百个。

这上百个村落每个村落建设一个学堂,一个学堂至少要有四五个先生执教,至少也要几百名负责执教的先生。不说这些先生从哪里找,就说这些先生的月俸谁来出。”

“这些晚辈都想过,所以才说明府扛不起这么大的事,这事只能陛下点头,由陛下来主导这件事。晚辈愿与明府共同联名上奏陛下,请在房山试行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的新政。”

唐三任在心中仔细权衡了一下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若是真能将这一政策推行下去,自己绝对能够留名青史。

这事并不复杂,先生的问题也很好解决,女子营地那些读过书的女子都可以胜任这初级蒙学堂的先生,只要资金到位很快就能铺开。

首先最大的一笔资金就是各个学堂的校舍建设,校舍要以什么样的标准,是否建成如县学一般有明伦堂和绊池的标准学宫。

二人联名上奏给皇帝的奏疏,一天后就送到了朱瞻基的案头。朱瞻基很好奇这王二回家探个亲怎么还和唐三任一起联名上奏了,到底为了什么事?

打开奏疏一看, 竟然是请求在房山试行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读书,这是个大工程,这可不仅仅是适龄儿童入学读书那么简单的事,这些儿童在在读书过程中总会有脱颖而出者,这些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他们进一步深造要去哪里。

县学这样的老古板,只会教授四书五经的地方肯定是不行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不能适应新政在整个大明的推行。

刚刚过去的会试、殿试选出来的新科进士,朱瞻基稍微的考验了一下,对於实务没有一个能够能够胜任。这些储备官员一张嘴就是引经据典,微言大义。当问道具体事情该如何处置时,顿时就哑口无言。

这样的思想空洞,没有任何实务水平的官员,就要下放到一县之地当一县主官,朱瞻基想想就觉得这是对百姓最大的不负责任。

为此朱瞻基在难得出席的朝会上大发雷霆,指着内阁诸臣与礼部官员说道:“这就是你们的教化结果,你们就指望这样的官员去牧守一方吗?朕不用去看都能想象的到,这些新科进士一旦去了地方,绝对会被地方上的豪强和文吏架空,要么与他们同流合污,要么就会被人家随便栽赃个罪名,卷起铺盖卷滚蛋。”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